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购车指导 购车指导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协同平台,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协同平台

tamoadmin 2024-06-19 人已围观

简介1.在未来几年汽车附属行业的前景和发展趋势。2.医用铣刀系统生产厂家有哪些在即将成为过去的2021年,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车、宁德时代市值破万亿、新能源汽车概念板块频繁拿下涨幅榜收尾……在这些年度关键词的背后,汽车行业的“火热”窥见一斑。汽车行业从未像如今这样,处在各种新技术变革的交汇点,AI、大数据、云计算、IoT等技术正在深入改变汽车和出行领域。不论是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的转型,汽车行业

1.在未来几年汽车附属行业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2.医用铣刀系统生产厂家有哪些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协同平台,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协同平台

在即将成为过去的2021年,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车、宁德时代市值破万亿、新能源汽车概念板块频繁拿下涨幅榜收尾……在这些年度关键词的背后,汽车行业的“火热”窥见一斑。

汽车行业从未像如今这样,处在各种新技术变革的交汇点,AI、大数据、云计算、IoT等技术正在深入改变汽车和出行领域。不论是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的转型,汽车行业的本质开始从“以产品中心”的生产制造商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移动出行服务商。ID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是4440万辆,到2024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将达到7620万辆。这四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4.5%。预测到2024年,全球出货的新车中超过71%将搭载智能网联系统,市场将逐渐趋于成熟,移动出行的未来已来。在这些数据的背后,也预示着未来整个汽车乃至移动出行产业,将会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车等趋势的推动下,催生出更多的应用场景。“人、路、车”再次被重新定义,而这场变革对于车企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数字化转型是汽车行业的“可选项”还是“最优解”?创新技术如何与业务更好地融合?12月19日,2021中关村数字经济产业联盟会员代表大会暨华为北京城市峰会召开,在下午举办的“领跑汽车智能时代”高峰论坛上,一汽解放、阳光出行、禾多科技等多家汽车行业企业,分享了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经验,探讨了汽车行业的机遇和挑战。下面笔者就带大家看一看,在数字化转型一线阵地的ta们,是如何做的?

一汽解放:数字化背景下,解放的云化之路

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市第一汽车制造厂装配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中国结束了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一汽解放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进步。

一汽解放作为一汽集团的商用车企业,也是传统车企阵营的代表,对于其所面临的能源和数字化的革命,用一汽解放CIO陈磊的话来说,就是“焦虑”。“首先,传统的优势,在能源革命下,‘护城河’被打掉了。对于传统的IT部门来说,数字化转型也不是自身所擅长的部分,所以需要合作伙伴协助共同做好数字化转型。”

2020年9月,国资委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明确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方向和策略,开启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而一汽集团则在2019年就在全集团范围内正式启动了数字化转型战略,制定了“数字驱动美妙出行”完整战略。一汽解放也按照集团的整体规划,进行了相应的部署和实施。

陈磊回忆道,“从2018年3月,华为给一汽集团提供了DST,从战略的规划到落地的整个流程化的方法论,基于此制定了一汽解放的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通过引入ICT数字技术,高度融合于业务和产品,创建数字业务(数字化营销、数字化研发、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产品/服务),最终实现用户为中心体验提升、平台为基础运营效率提升,数据为资产的新商业模式。通过业务与数字技术的‘双轮驱动’,回归业务创造价值,技术驱动产品创新。今年3月份成立了数字化部,为把解放集团所有的IT职能统一,希望能够统一架构,统一底座,然后能够更好降本增效以及响应业务的需求。”

在整个数字化转型战略中,“上云”是重中之重,在内部被称之为“解放云”。从2018年开始,车联网全都放在华为公有云上,经过三年多的时间,连接了一百多万的车辆和一百多万的客户和用户。从2019年开始,持续不断建设私有云,开始私有云建设,陆续扩容至17个节点,在2020年10月私有云二期建设,共12台计算节点,IaaS扩展和PaaS建设。

陈磊透露,最初做云选型的时候充分考虑了一汽解放的业务特点,首先,一汽解放在全国多个城市或区域都有自己的工厂,其次,面对中重卡、轻卡、新能源、海外未来解决方案等新业务,业务场景多样化;再次,历史遗留的系统和技术栈是比较复杂的。“在我们看来,华为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把能力总结出来,对我们的业务做一个详细的梳理和规划,来指导一汽解放逐步上云。”

在上云的具体成效方面,陈磊举了两个例子:

1、通过华为云来构筑云上的高性能计算平台。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产品开发中,对CAE仿真设计投入逐年加大,CAE计算量大、对HPC硬件性能要求高,集群规模大。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产品研发效率亟需提升,以加速新车TTM,各研发部门对HPC需求呈现明显波峰波谷分布,峰值需求超过平时2-3倍,本地资源池显然不能迅速满足业务要求。华为云通过弹性扩展,突破了传统超算中心限制,提供无限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并实时应用到高性能最新技术产品,即租即用的灵活模式,可节约建设周期,配置多样性满足不同场景。线上线下协同调度,资源按弹性需求统一调度,互为补充,缩短作业计算时间,满足了突发需求,支撑快速响应研发的业务。

2、“解放行”车联网云化架构提升用户体验和效率。

一汽解放的车联网的品牌叫“解放行”。通过三年持续不断的开发迭代,中重型卡车、轻型卡车 ?还包括新能源卡车等近三年的全部产品都装了Tbox跑在华为公有云,实时在线百万量级车辆和一百多万的用户,采用基于华为云的混合云满足高可扩展性,华为云MRS+华为云OBS实现计算与存储分离,以及计算资源与任务的灵活调度,优化数据湖后台数据模型,结合大禹平台打造数据共享服务,优化用户自助式查询的性能。

“经过与华为五年的合作,特别是近三年与华为云的深入合作,我们越来越觉得,华为无论在数字转型咨询,包括云相关的业务,人才培养等方面,能够很好地符合一汽解放战略转型的诉求。”陈磊说。据了解,在11月,一汽解放和华为再次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的协议,未来,华为的数字化经验、云计算等技术能力将以更深入的方式持续不断为一汽解放转型赋能。

一汽解放CIO陈磊

禾多科技:自动驾驶全场景量产实践思考

自动驾驶,任重而道远。

作为量产领先的自动驾驶企业,禾多科技聚焦于行车和泊车两大场景,打造由本地数据驱动的量产解决方案。“打通场景比级别更重要,广泛运行比无人运行更重要”,在禾多科技副总裁王征看来,这是未来自动驾驶真正量产落地的一个必经之路。高速公路和停车场是相对能够更快实现自动驾驶落地应用的场景,禾多科技以这两大场景为量产切入点,进而打通城市场景,最终实现全场景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部署。

自动驾驶上路到底有多难?提起自动驾驶技术,有代表跨越式路线阵营的Waymo和渐进式路线阵营的特斯拉。禾多走的是渐进式路线。“解决一万个场景可能有一万零一个场景,只有大规模积累在道路上行驶的数据,才能解决自动驾驶长尾的问题。”王征表示,目前国内许多主机厂与禾多签订了平台化自动驾驶的量产合同,预计在未来5到10年,搭载禾多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车型会有近十款,将达到百万量级的交付,车辆未来5-10年在路上积累百万平方的数据,对于自动驾驶的算法和数据迭代将会是飞跃性的。

2021年,华为云与禾多签订合作协议,开始一起携手实现全国范围大规模的实际路测和数据积累,包括不同的天气情况、道路环境、道路参与者和驾驶行为等多维度的数据。通过华为云助力禾多打造的自动驾驶车辆大数据平台,通过算法针对不同的场景提取,放在仿真模拟的平台上去反哺算法,来打通数据闭环。此外,量产自动驾驶系统会同时收集众包地图,通过云端更新,经过OTA推送到终端车辆,这两个闭环完美实现未来自动驾驶的算法和地图的迭代。

此外,禾多借助华为MDC赋能自动驾驶最强大脑,在MDC610上面部署,可以实现2D、3D可量产的实时感知的效果。基于华为MDC610的领航驾驶辅助系统也已经部署完成,可实现上下匝道、长弯道行驶等复杂的功能。

未来,自动驾驶解锁更多的场景,指日可待。

禾多科技副总裁王征

阳光出行:如何让出行更智慧

从18世纪至今,出行行业最大的变化都发生在近十年。从2012年的“网约大战”,到其用了5年时间统一了整个中国用户侧的出行市场,再到2018年涌现了更多的网约车平台,整个过程看来,是信息技术催生的新商业模式。网约车平台的出现,让原有的用户和司机之前,增加了一个第三方平台侧。

阳光出行CTO孙洪静认为,一站式出行平台面对庞大的不同场景的市场,通过自身平台把全场景服务好的挑战很大。“我们认为,整个产业链从需求、服务到要素市场,如果是让这个市场能够良性运行,需要更多的开放和合作才能达到共赢的阶段。”在此背景和行业判断下,阳光出行没有选择在需求侧也就是流量测,直接面对乘客,而是采取在各大流量入口平台后边的运力侧进行服务。具体来说:

首先,建立核心引擎。把流量,各家平台流量重新聚合到一起,再分发给司机,用更公平的方式或者更随机的方式,给司机分发不同的订单。

其次,通过技术赋能司机管理和风控体系。例如,通过智能化的系统来智能触发司机的学习和考试,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为司机管理提效,提升安全行驶水平。通过AI手段赋能客服端,致力于将全行业平均1%的投诉率降低到0.5%,通过司机和乘客电话、车内服务过程的录音等,转化成服务管控的手段,也跟华为云共同进行探索,如何利用智能化手段提升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再次,通过智能运营系统,区分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司机可以更好地去服务,其中有一些价格杠杆和服务体系。

“智能出行领域还可以有哪些创新?产业链上下游都在探索,阳光出行也在实践,我们认为在供需市场上要保持开放合作共赢,作为平台经济的一个代表,核心是要通过技术手段创造价值。”孙洪静说。

阳光出行CTO孙洪静

华为云:助力车企“造好车、卖好车、用好车”

在这些车企数智化实践的背后,笔者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身影——华为云。据了解,中国TOP30车企的80%都选择了华为,原因又是什么?

在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投入下,华为已形成了汽车行业“云、管、边、端”的整体布局,2019年,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公布了华为汽车行业的战略,即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汽车行业增量部件的供应商。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华为云中国区总裁张修征在分享中表示:

首先,造好车的关键是实现数字化研发和生产,数字化给汽车制造价值链附加值带来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让研发和生产的附加值大大提升。在研发上,软件、平台、数据等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比如汽车仿真,低代码开发平台,敏捷软件开发,自动驾驶模型训练,大数据等。在生产上,通过对工厂里生产产品的人、机器、物料、工艺流程和环境进行建模,构建数据底座,通过物联网、互联网进行连接,汽车生产的全流程就可以高度协同。汽车企业通过数字化研发和生产既解决了造好车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大规模实现降本增效。

其次,卖好车的关键是做好数字化营销。随着汽车企业出行相关的服务增多,企业与消费者互动的界面和频次也将大幅增多,汽车企业需要通过数字化营销实现用户增长和维护用户活跃度,比如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处理技术,完成用户画像,增长分析、智能营销等,围绕消费者用户旅程,进行精准营销,促进消费者留资、试驾、购车、保养、增换购,助力用户活跃度提升,为企业的业务增长助力护航。

再次,用好车的关键是实现价值链的重构,实现数字化出行。汽车企业要解决数字化出行的问题,就要投入整个车联网平台、自动驾驶能力、安全出行保障等。这些都是华为包括华为云所擅长的。

据了解,面向汽车行业,华为云持续和伙伴/客户一起,共同打造了汽车行业全场景的解决方案,除了自动驾驶、移动出行、车联网领域,也提供了面向数字化营销、HPC、数据使能平台等解决方案,助力汽车行业客户应对智能汽车新时代的挑战:

例如,江铃集团与华为云开展合作,华为云为其统筹规划了“数智江铃”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通过打造智慧总部、联动四大板块、建立完善的数字化治理体系,逐步实现可感知、可洞察、可预测、可协同、可共享、可统筹的六大提升。通过优先建设本部数字化项目,实现本部的数字化能力构建,推动客户、员工、管理与服务的“

在未来几年汽车附属行业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在即将成为过去的2021年,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车、宁德时代市值破万亿、新能源汽车概念板块频繁拿下涨幅榜收尾……在这些年度关键词的背后,汽车行业的“火热”窥见一斑。

汽车行业从未像如今这样,处在各种新技术变革的交汇点,AI、大数据、云计算、IoT等技术正在深入改变汽车和出行领域。不论是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的转型,汽车行业的本质开始从“以产品中心”的生产制造商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移动出行服务商。ID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是4440万辆,到2024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将达到7620万辆。这四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4.5%。预测到2024年,全球出货的新车中超过71%将搭载智能网联系统,市场将逐渐趋于成熟,移动出行的未来已来。在这些数据的背后,也预示着未来整个汽车乃至移动出行产业,将会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车等趋势的推动下,催生出更多的应用场景。“人、路、车”再次被重新定义,而这场变革对于车企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数字化转型是汽车行业的“可选项”还是“最优解”?创新技术如何与业务更好地融合?12月19日,2021中关村数字经济产业联盟会员代表大会暨华为北京城市峰会召开,在下午举办的“领跑汽车智能时代”高峰论坛上,一汽解放、阳光出行、禾多科技等多家汽车行业企业,分享了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经验,探讨了汽车行业的机遇和挑战。下面笔者就带大家看一看,在数字化转型一线阵地的ta们,是如何做的?

一汽解放:数字化背景下,解放的云化之路

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市第一汽车制造厂装配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中国结束了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一汽解放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进步。

一汽解放作为一汽集团的商用车企业,也是传统车企阵营的代表,对于其所面临的能源和数字化的革命,用一汽解放CIO陈磊的话来说,就是“焦虑”。“首先,传统的优势,在能源革命下,‘护城河’被打掉了。对于传统的IT部门来说,数字化转型也不是自身所擅长的部分,所以需要合作伙伴协助共同做好数字化转型。”

2020年9月,国资委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明确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方向和策略,开启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而一汽集团则在2019年就在全集团范围内正式启动了数字化转型战略,制定了“数字驱动美妙出行”完整战略。一汽解放也按照集团的整体规划,进行了相应的部署和实施。

陈磊回忆道,“从2018年3月,华为给一汽集团提供了DST,从战略的规划到落地的整个流程化的方法论,基于此制定了一汽解放的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通过引入ICT数字技术,高度融合于业务和产品,创建数字业务(数字化营销、数字化研发、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产品/服务),最终实现用户为中心体验提升、平台为基础运营效率提升,数据为资产的新商业模式。通过业务与数字技术的‘双轮驱动’,回归业务创造价值,技术驱动产品创新。今年3月份成立了数字化部,为把解放集团所有的IT职能统一,希望能够统一架构,统一底座,然后能够更好降本增效以及响应业务的需求。”

在整个数字化转型战略中,“上云”是重中之重,在内部被称之为“解放云”。从2018年开始,车联网全都放在华为公有云上,经过三年多的时间,连接了一百多万的车辆和一百多万的客户和用户。从2019年开始,持续不断建设私有云,开始私有云建设,陆续扩容至17个节点,在2020年10月私有云二期建设,共12台计算节点,IaaS扩展和PaaS建设。

陈磊透露,最初做云选型的时候充分考虑了一汽解放的业务特点,首先,一汽解放在全国多个城市或区域都有自己的工厂,其次,面对中重卡、轻卡、新能源、海外未来解决方案等新业务,业务场景多样化;再次,历史遗留的系统和技术栈是比较复杂的。“在我们看来,华为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把能力总结出来,对我们的业务做一个详细的梳理和规划,来指导一汽解放逐步上云。”

在上云的具体成效方面,陈磊举了两个例子:

1、通过华为云来构筑云上的高性能计算平台。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产品开发中,对CAE仿真设计投入逐年加大,CAE计算量大、对HPC硬件性能要求高,集群规模大。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产品研发效率亟需提升,以加速新车TTM,各研发部门对HPC需求呈现明显波峰波谷分布,峰值需求超过平时2-3倍,本地资源池显然不能迅速满足业务要求。华为云通过弹性扩展,突破了传统超算中心限制,提供无限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并实时应用到高性能最新技术产品,即租即用的灵活模式,可节约建设周期,配置多样性满足不同场景。线上线下协同调度,资源按弹性需求统一调度,互为补充,缩短作业计算时间,满足了突发需求,支撑快速响应研发的业务。

2、“解放行”车联网云化架构提升用户体验和效率。

一汽解放的车联网的品牌叫“解放行”。通过三年持续不断的开发迭代,中重型卡车、轻型卡车 ?还包括新能源卡车等近三年的全部产品都装了Tbox跑在华为公有云,实时在线百万量级车辆和一百多万的用户,采用基于华为云的混合云满足高可扩展性,华为云MRS+华为云OBS实现计算与存储分离,以及计算资源与任务的灵活调度,优化数据湖后台数据模型,结合大禹平台打造数据共享服务,优化用户自助式查询的性能。

“经过与华为五年的合作,特别是近三年与华为云的深入合作,我们越来越觉得,华为无论在数字转型咨询,包括云相关的业务,人才培养等方面,能够很好地符合一汽解放战略转型的诉求。”陈磊说。据了解,在11月,一汽解放和华为再次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的协议,未来,华为的数字化经验、云计算等技术能力将以更深入的方式持续不断为一汽解放转型赋能。

一汽解放CIO陈磊

禾多科技:自动驾驶全场景量产实践思考

自动驾驶,任重而道远。

作为量产领先的自动驾驶企业,禾多科技聚焦于行车和泊车两大场景,打造由本地数据驱动的量产解决方案。“打通场景比级别更重要,广泛运行比无人运行更重要”,在禾多科技副总裁王征看来,这是未来自动驾驶真正量产落地的一个必经之路。高速公路和停车场是相对能够更快实现自动驾驶落地应用的场景,禾多科技以这两大场景为量产切入点,进而打通城市场景,最终实现全场景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部署。

自动驾驶上路到底有多难?提起自动驾驶技术,有代表跨越式路线阵营的Waymo和渐进式路线阵营的特斯拉。禾多走的是渐进式路线。“解决一万个场景可能有一万零一个场景,只有大规模积累在道路上行驶的数据,才能解决自动驾驶长尾的问题。”王征表示,目前国内许多主机厂与禾多签订了平台化自动驾驶的量产合同,预计在未来5到10年,搭载禾多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车型会有近十款,将达到百万量级的交付,车辆未来5-10年在路上积累百万平方的数据,对于自动驾驶的算法和数据迭代将会是飞跃性的。

2021年,华为云与禾多签订合作协议,开始一起携手实现全国范围大规模的实际路测和数据积累,包括不同的天气情况、道路环境、道路参与者和驾驶行为等多维度的数据。通过华为云助力禾多打造的自动驾驶车辆大数据平台,通过算法针对不同的场景提取,放在仿真模拟的平台上去反哺算法,来打通数据闭环。此外,量产自动驾驶系统会同时收集众包地图,通过云端更新,经过OTA推送到终端车辆,这两个闭环完美实现未来自动驾驶的算法和地图的迭代。

此外,禾多借助华为MDC赋能自动驾驶最强大脑,在MDC610上面部署,可以实现2D、3D可量产的实时感知的效果。基于华为MDC610的领航驾驶辅助系统也已经部署完成,可实现上下匝道、长弯道行驶等复杂的功能。

未来,自动驾驶解锁更多的场景,指日可待。

禾多科技副总裁王征

阳光出行:如何让出行更智慧

从18世纪至今,出行行业最大的变化都发生在近十年。从2012年的“网约大战”,到其用了5年时间统一了整个中国用户侧的出行市场,再到2018年涌现了更多的网约车平台,整个过程看来,是信息技术催生的新商业模式。网约车平台的出现,让原有的用户和司机之前,增加了一个第三方平台侧。

阳光出行CTO孙洪静认为,一站式出行平台面对庞大的不同场景的市场,通过自身平台把全场景服务好的挑战很大。“我们认为,整个产业链从需求、服务到要素市场,如果是让这个市场能够良性运行,需要更多的开放和合作才能达到共赢的阶段。”在此背景和行业判断下,阳光出行没有选择在需求侧也就是流量测,直接面对乘客,而是采取在各大流量入口平台后边的运力侧进行服务。具体来说:

首先,建立核心引擎。把流量,各家平台流量重新聚合到一起,再分发给司机,用更公平的方式或者更随机的方式,给司机分发不同的订单。

其次,通过技术赋能司机管理和风控体系。例如,通过智能化的系统来智能触发司机的学习和考试,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为司机管理提效,提升安全行驶水平。通过AI手段赋能客服端,致力于将全行业平均1%的投诉率降低到0.5%,通过司机和乘客电话、车内服务过程的录音等,转化成服务管控的手段,也跟华为云共同进行探索,如何利用智能化手段提升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再次,通过智能运营系统,区分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司机可以更好地去服务,其中有一些价格杠杆和服务体系。

“智能出行领域还可以有哪些创新?产业链上下游都在探索,阳光出行也在实践,我们认为在供需市场上要保持开放合作共赢,作为平台经济的一个代表,核心是要通过技术手段创造价值。”孙洪静说。

阳光出行CTO孙洪静

华为云:助力车企“造好车、卖好车、用好车”

在这些车企数智化实践的背后,笔者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身影——华为云。据了解,中国TOP30车企的80%都选择了华为,原因又是什么?

在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投入下,华为已形成了汽车行业“云、管、边、端”的整体布局,2019年,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公布了华为汽车行业的战略,即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汽车行业增量部件的供应商。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华为云中国区总裁张修征在分享中表示:

首先,造好车的关键是实现数字化研发和生产,数字化给汽车制造价值链附加值带来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让研发和生产的附加值大大提升。在研发上,软件、平台、数据等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比如汽车仿真,低代码开发平台,敏捷软件开发,自动驾驶模型训练,大数据等。在生产上,通过对工厂里生产产品的人、机器、物料、工艺流程和环境进行建模,构建数据底座,通过物联网、互联网进行连接,汽车生产的全流程就可以高度协同。汽车企业通过数字化研发和生产既解决了造好车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大规模实现降本增效。

其次,卖好车的关键是做好数字化营销。随着汽车企业出行相关的服务增多,企业与消费者互动的界面和频次也将大幅增多,汽车企业需要通过数字化营销实现用户增长和维护用户活跃度,比如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处理技术,完成用户画像,增长分析、智能营销等,围绕消费者用户旅程,进行精准营销,促进消费者留资、试驾、购车、保养、增换购,助力用户活跃度提升,为企业的业务增长助力护航。

再次,用好车的关键是实现价值链的重构,实现数字化出行。汽车企业要解决数字化出行的问题,就要投入整个车联网平台、自动驾驶能力、安全出行保障等。这些都是华为包括华为云所擅长的。

据了解,面向汽车行业,华为云持续和伙伴/客户一起,共同打造了汽车行业全场景的解决方案,除了自动驾驶、移动出行、车联网领域,也提供了面向数字化营销、HPC、数据使能平台等解决方案,助力汽车行业客户应对智能汽车新时代的挑战:

例如,江铃集团与华为云开展合作,华为云为其统筹规划了“数智江铃”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通过打造智慧总部、联动四大板块、建立完善的数字化治理体系,逐步实现可感知、可洞察、可预测、可协同、可共享、可统筹的六大提升。通过优先建设本部数字化项目,实现本部的数字化能力构建,推动客户、员工、管理与服务的“四个在线”;随后构建数字化运营平台以及数字化供应链协同平台,支撑“智慧决策”、“精益管理”和“协同服务”,打造“智慧总部

医用铣刀系统生产厂家有哪些

2008年我国汽车行业的前景分析

2007年我国汽车市场销售状况良好,汽车市场经过2005年的低迷期后稳步发展,势头良好:乘用车中高档车型和都市型SUV将维持较高增速;商用客车行业将持续稳定增长;商用货车行业整体增速将回落,机会在于产品升级与出口。

2008年汽车行业将面临节能环保政策影响、征收燃油税的影响、内外资两税合一的影响、高油价时代发展新能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汽车各子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分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历史市场表现、销售毛利率发展趋势、在建工程比例,建议投资者关注三类整车股:价值型、成长型、低估型

汽车业的蓬勃发展给汽车零配件行业龙头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汽车零配件各细分行业龙头将维持高增长和高的销售毛利率,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优质汽车配件龙头公司。

新的消费群体形成、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是乘用车市场稳定成长的大好背景,国内经济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新农村建设等因素是商用货车稳定发展的保障,人口红利、旅游业蓬勃发展、高速公里里程扩张是商用客车维持持续增长的驱动力。汽车业中既有作为可选消费品的乘用车、又有具有生产资料属性的商用车,每个细分子行业都面临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成长阶段,同时也给汽车零配件龙头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处于汽车产业链中上游的龙头汽车配件商将迎来一个高速成长时期。我们试图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发现并挖掘汽车业的投资价值。

一、2007年汽车行业销量回顾及简析

目前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大约为3辆/百人,按照国际上通常的汽车普及阶段划分,我国总体处于"汽车化阶段前期",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突出,城市与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迥异,一线城市汽车保有量接近20辆/百人,汽车消费进入"汽车化阶段",预计我国大部分城市将长期处于该阶段。

截至2007年10月,我国汽车销量达到715万辆,累计同比增长达到24%。其中乘用车销售507.94万辆,累计同比增长23.57%,商用车累计销售207万辆,累计同比增长25.14%。首先看看各个细分车型销售情况体现出来的短期趋势。

我国乘用车市场从2002年开始步入年销量百万大关,五年时间高速增长,2007年年底有望达到600万辆的销量。鉴于我国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相差相对较大,汽车行业的发展引擎主要是老用户的替换需求和新用户的首次购车需求。

存在替换需求的用户对价格、燃油成本敏感度不高,更重视品牌的成熟度与性能,所以,这部分需求可能是针对中高档排量的乘用车;首次购车的需求群体集中于30岁以下,这部分用户追求时尚动感,预计将成为都市SUV和中档轿车的主力消费群体。

乘用车品牌竞争激烈,目前我国共有乘用车品牌340个左右,平均每个品牌年销量一万七千辆,今年同比负增长的乘用车品牌达到45%。应该说,乘用车市场呈现品牌杂规模小企业数量过多的特点,同时这也与我国乘用车的消费特点有关。

商用车细分产品中,"重量化"趋势明显,重型货车、大客、高吨位半挂车增速显著高于其它细分商用车产品。商用车中,货车周期性相对较强,客车行业整体增速平稳,销量几乎保持在年20%增长左右。

而我国的燃油税从提出到如今燃油税已经经历了十年时间三届政府,在国家节能减排的环保政策下,燃油税的开征箭在弦上,很可能于2008年3月开征,有关专家预测燃油税率可能在30%至50%之间,开征之后,每台车的用车成本将提高,以1.6L排量车为例,每百公里耗油8L,假设一年跑3万公里,以93号汽油5.34元/升计算,再加上其它税费,年耗油费1.28万元,设燃油税率为50%,成本要提高6000元,和排量为1.0L的比较一下,每百公里耗油5L,年跑3万公里,年耗油费用8000元,交50%的燃油税,成本提高4000元,总计1.6L排量车每年比1.0L排量车在燃油使用成本上多七千元左右。

另一方面,征收燃油税后1.0L排量车每年单车新增油税成本占车价的百分之六,而1.6L排量车这个数目为百分之四多一点。征收燃油税对乘用车市场消费结构的确切影响和燃油税率、燃油税征收结构有关,如果燃油税为30%,则影响很小,如果为50%-100%,则可能对乘用车消费结构带来较大的影响,一部分中档车消费需求转移到小排量车,同时也有一部分原本打算购买小排量车的消费者可能放弃或者暂时购车打算。

从历史情况来看,油价的上涨并未影响汽车销量的增速,一方面,油价年涨幅未超出过25%,另一方面,我国汽车人均保有量低,市场潜力巨大,油价上涨的成本短期内不会对乘用车总销量造成影响。

2.排放政策

2007年是国三排放标准开始实施的年份,2010年我国将全面实施国四排放标准。环保排放标准的升级对小排量车和部分老车型产生影响,北京马上要实施国四标准,一些品牌可能不得不退出北京市场,对于老牌合资企业的老产品,更新换代的压力增大。总体上对乘用车影响要先于商用车,预计对明年的商用车市场影响有限。

3.两税合一利好部分汽车企业

国家所得税法实施后,将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还将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收入等规定为"免税收入";取消内资企业实行的计税工资制度,对企业真实合理工资支出实行据实扣除。对于已经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存在一定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将逐步与25%接轨。"两税合一"以后,合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将由15%提高到25%,而内资汽车企业的所得税则由于33%降至25%。

就细分子行业来说,轿车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均为合资企业,两税合并对已经享受了较长时间优惠政策的合资公司盈利将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不影响企业长期的竞争能力。商用车企业多为内资企业,将受益于两税合并的执行。就车企来说,两税合并将对中国重汽(000951)、宇通客车(600066)、曙光股份(600303)等缴纳33%所得税率的商用车上市公司产生利好。国家的税收政策有利于创造公平的汽车产业竞争环境,相信在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今后自主品牌车企的生存环境将大大改善。

4.新能源给我国汽车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高油价时代,汽车驱动力必将朝着替代传统能源的方向发展,燃油税的出台、油价高企催生新能源汽车热,我国今年公布了《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规则》,各大汽车制造商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已经有很多动作,发改委公布的严格的准入门槛并实行一项否决制意在把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集中在有较强实力的汽车企业手中以尽快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商用。从欧美市场看,基本上业界认为至少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主流为混合动力车。

上海汽车已经推出自主研发的荣威混合动力轿车和"上海"牌的第四代燃料电池轿车,据上海汽车计划,公司将在奥运之前小批投产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同时推进合资品牌混合动力轿车与客车的研发,在2010年实现混合动力轿车规模化投产。此外,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已经研制出混合动力公交车,一汽集团完成解放牌混合动力客车样车开发,一汽红塔已经有少量电动汽车外销,长安集团的混合MPV计划2008年上市,长安集团计划沿着从轻度到中度再到重度混合动力汽车的轨迹发展其新能源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是汽车传统动力到纯新能源过渡的一个长期阶段,我国汽车业有望借此机会缩短与欧美市场差距,两三年之内,混合动力汽车难以大规模产业化,但是目前走在前列的车企一定会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之时占据先机。

三、展望2008年汽车行业的发展

乘用车作为汽车行业内的消费类子行业具有客车与货车不可比拟的市场潜力。在轿车领域,我们认为偏高端品牌销量持续稳定,中端市场竞争激烈,外形时尚动力性好的车型将受到新一代汽车消费用户的青睐,低端经济型轿车的春天的到来尚需时日。

经过改良的休闲型SUV将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油价、税收等因素对SUV影响有限,根据成熟用车市场的数据,SUV的市场份额在我国将持续扩大,随着二三线城市用车需求的释放和购车能力的逐步成长,SUV将拥有新的增长点。

MPV用车集家用和商务用途于一身,模糊了它作为可选消费品和生产工具特性的界限,今年MPV增速将超过乘用车行业平均增速,我们认为其潜力略逊于SUV市场,目前有一些汽车企业投资于MMPV项目,相信更加亲和于家用的MMPV将占据一部分家用乘用车市场。摇钱树下教你摇钱术

商用载货车将受益于未来几年我国GDP10%以上的增长速度、固定投资增长速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计重收费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发展新农村导致的城镇、乡镇之间运输类货车的需求增长、龙头企业的出口市场逐步打开等因素。商用车总体上将维持10%左右的增速,由于今年重卡行业的"井喷",明年整体销量同比增速将小于今年的同比增速,重卡销售结构进一步改变,大马力高吨位重卡占比继续增大,高端载货车出口市场有望进一步拓宽。未来,载货车行业的两大增长点在于高吨位型节能重卡和出口。

客车行业常年保持稳定的增长,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公路客运量呈逐年递增态势,旅游车更新换代成为客车行业发展的驱动力之一,与载货车一样,客车作为商用车细分行业因其高性价比获得国外进口商青睐,目前出口地主要集中在中东、古巴等地,我国汽车技术水准与欧美成熟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客车在发达国家的出口还难以展开。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较为落后,但是运输需求增长,这对我国商用车的出口形成利好。出口产品单车价格高于国内,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综合毛利率。

上海大众等强势合资公司,涵盖品牌众多,自主品牌发展势头良好,未来有望继续注入相关资产,预计2008年全面摊薄每股收益达1元,预计相对于2007年11月27日收盘价股价或有30%-40%的上升空间。摇钱树下教你摇钱术

宇通客车(600066):客车业龙头,公司主营大中客车,发展势头良好,由于公司整车底盘自制、产品结构偏向高端高端,使得产品毛利率较高。有望在内需与出口的双重推动下继续其良好的主营收益。考虑到公司持有的金融股权,如果明年公司卖出,则较大程度地增厚公司业绩,但在盈利预测时我们不考虑这种非持续性因素。预计公司明年每股收益1.17元,相对于2007年11月27日收盘价,公司股价或上升30%。

一汽轿车(000800):中高端轿车龙头,预计成为一汽整体上市平台,旗下产品谱系相对单薄,但盈利稳定,产品毛利率较高,基本维持在22%以上,预计明年将有新老4款车以供销售,从公司业绩看估值已经到位,考虑到未来的整体上市和资产注入,建议持有。

2.成长型该类汽车股具有以下特点:具备眼光长远的管理层,目前在建工程项目较多,在建工程净额占据主业收入很大比例,主营业务可能出现较大转折点,公司整体上处于一个主营业务重构的转型期。同时该类上市公司具有相对较多的不确定性,投资于该类个股存在相对较大的风险。

典型个股为:

长丰汽车(600991):纯正SUV汽车股,相对于集团公司目前15万整车产能(长沙5万,永州10万),目前不到5万的销量显得有些浪费,作为一家老牌越野车企业,之前需求主要依赖于政府部门公检法系统,今年公司新品猎豹CS6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意味着可以在出口市场大展拳脚。另外,公司管理层准备将产品改良得更加亲民,打开潜力巨大的普通消费市场,预计明年将开发并推出三款新车,除越野车外更涉足轿车与轻卡行业。另外,公司将加大营销网络构建。目前长丰算是三菱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中实力相对最强的一个,我们预计公司与三菱的新合资公司即将成立并在新的汽车业务领域大展拳脚。预计公司明年业绩每股0.94元,相对于2007年11月27日收盘价,12个月内或有90%左右的上涨空间。

公司风险提示:管理层低估产品转型难度,营销网络建设滞后使得公司产能无法释放,进入新的汽车子行业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

江淮汽车(600418):公司管理层强势,眼光长远,江淮汽车经历从客车底盘延伸至MPV、轻卡、重卡、越野车的屡次成功转型,目前公司多项目扩张,做足基本功,不追求眼前利益,明显着眼长远,稳打稳扎。公司未来将拥有MPV、SUV、轿车、轻卡、中重卡等系列产品,转型成功后,乘用车可能达到30万以上产能。2007年公司产品销量增长,但受累于多项目扩张,体现在净利润上增幅为负,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潜力,预计于2008年下半年进入收获期。预测2008年每股收益为0.4元,相对于2007年11月27日收盘价,12个月内或有60%-70%左右的上涨空间。

公司风险提示:项目扩张过多,进入收获期的过程可能比较漫长。往轿车上转型尚待实践考验。

长安汽车(000625):公司持有长安福自达50%股权,旗下有马自达3、马自达2、福特等众多强势品牌。预计今年销售20万辆车,重庆工厂扩产至25万辆车/年,南京工厂建成投产,一期年产能16万。明年公司将拥有40万整车产能,推出的新品为马自达2、福克斯紧凑型新车嘉年华、新款蒙迪欧等车型。预计明年销售35万辆车,则公司08年每股收益在0.82至0.89元之间,相对于2007年11月27日收盘价,12个月内或有45%-60%左右的上涨空间。

公司风险提示:除长安福自达外,业务扭亏尚需时日;旗下品牌众多销售网络有待完善,马自达系列车型销量上升空间有限,与工厂大幅扩张的产能相比有销售压力,产能不可等同于利润。

3.低估型该类公司业绩虽无大亮点,但市场给予其估值水平偏低,值得逢低买入。

典型个股为:

海马股份(000572):公司车型较为稳定,产品结构偏低端,新产品换代相对缓慢。但公司脱离马自达后显示出强劲的自主创新能力,后续或有相关研发中心等资产注入,目前已经低估。预计公司08年每股收益0.7元,相对于2007年11月27日收盘价,12个月内或有60%左右涨幅。

江铃汽车(000550):公司主营轻型汽车及相关零部件,公司产品毛利率、主营业务净利率较高、期间费用控制合理,每股收益增速平稳。近250个交易日落后于大盘,后市有望回归合理价值。预计公司08年每股收益0.95元,相对于2007年11月27日收盘价,12个月内或有55%左右涨幅。

曙光股份(600303):公司主营黄海牌商用车及SUV,旗下拥有"曙光""黄海"两个品牌,受益于08年奥运,涉足中高档客车制造。预计公司08年每股收益0.65元,相对于2007年11月27日收盘价,12个月内或有50%左右涨幅。

五、关注具有规模优势的汽车配件龙头股

在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程中,汽配企业成长迅速,竞争环境可能不如整车激烈,而且优秀的汽配企业毛利率高,通过比较汽配行业和整车行业,发现汽配行业整体在建工程比率超过整车整体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分享汽车零配件行业广阔的成长空间带来的收益。

我们关注两大指标:1.具有强大的规模优势;2.具有细分行业垄断优势的龙头。结合我们所预测的公司未来收益的情况,推荐以下重点汽车配件股(注:以下所称"目前股价"均为2007年11月28日收盘价):

潍柴动力(000338):重卡发动机龙头,拥有重卡黄金产业链,旗下有潍柴大马力发动机、陕西重汽、陕西法士特齿轮等优秀的子公司,公司业绩优良,目前已经超跌,我们预计07、08年每股收益为3.2、3.8元,以目前股价,动态市盈率不足20倍,未来12个月内股价或有60%左右的涨幅。

福耀玻璃(600660)我国最具规模与技术优势的汽车玻璃生产霸主,在汽车玻璃行业市场占有率很高,其市场地位几乎没有对手,产品结构导致其综合毛利率处于汽车配件行业首位,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将延续主营业务大幅增长的势头,预计07、08年每股收益为0.9、1.2元,动态市盈率为23倍,考虑到福耀玻璃的独特优势,可以给予其相对较高的市盈率,我们认为未来12个月内股价或有65%左右的涨幅。

金马股份(000980):公司主营汽车零部件、防盗门及纸制品,公司经过资产重组,浙江铁牛集团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有望形成协同效应,做强主业,前期投资项目使得公司可能在处于业绩拐点期。我们预计07、08年每股收益为0.17、0.4元,以目前股价,动态市盈率为21倍,,未来12个月股价或有50%以上涨幅。

襄阳轴承(000678):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汽车轴承专业制造商,产品型号众多,适应性强,其轴承有望涵盖商用车、乘用车市场,需求面拓宽,业绩将出现大幅增长,我们预计公司07、08年每股收益为0.14、0.28元。以目前股价,动态市盈率为23倍,未来12个月股价或有30%以上涨幅。

风帆股份(600482):公司是我国铅酸蓄电池生产龙头企业,公司巨资投入电池项目有望形成汽车用电池、工业电池和锂电池三大增长驱动力。公司目前主业汽车启动用电池未来需求空间广阔,新的太阳能电池项目和工业电池项目将形成新的增长点,预计"十一五"期间,公司盈利将保持强劲增长。预计公司07、08年公司每股收益为0.55、1.15元,目前动态市盈率为30.4倍,未来12个月股价或有60%以上的涨幅。

第一名:国宏刃具

国宏工具系统(无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7月,注册资本3.5亿元人民币,公司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经济开发区,主要从事切削工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目前,公司在切削工具领域建立了完整的整体硬质合金刀具,超硬刀具协同发展的制造产业链和部分可转位刀具制造产业链,公司生产的整体硬质合金铣刀、钻头、铰刀、超硬刀具(MCD/PCD/PC3N)以及可转位刀具已广泛适用于3C消费产品、航空航天、军品工业、汽车、重工、模具等工业领域,为机械加工制造提供整体配合解决方案。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国宏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为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的占有率,追求世界先进的制造技术,先后引进国际先进的制造和检测设备,公司始终以“创新、发展”为主体,全面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并荣获31项专利认证。

面向未来,国宏将更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推进经营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建设以切削工具为核心,为机械切削加工领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力争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第二名:富兰地

富兰地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自主研发、生产、销售高精密切削工具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入选广东省东莞市“倍增计划”荣誉试点企业,总部位于中国湖南省邵阳市。

公司现有员工500余名,厂房面积达50000多平米,通过ISO9001/14001质量环境体系认证,德国瓦尔特及瑞士PLATIT华南展示中心均以富兰地为主,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产品广泛应用于3C消费电子、模具、石墨、汽车、医疗器械等加工制造领域,主要合作客户有三星、苹果、富士康LG,OPPO,VIVO,华为,格力,海信,海尔,新宝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同时,在广东东莞、山西晋城、四川成都、江苏昆山、越南、韩国等地和国家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形成了国内、国际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

第三名:钴领

德国钴领集团,总部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阿尔布施塔特是全球领先的旋转刀具制造商,成立于1898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制造金属加工刀具的历史,目前近50个分支机构已遍布全球,在包括美国、巴西、墨西哥、英国、法国、意大利、捷克、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设立了工厂。

钴领(常州)刀具有限公司是该集团在华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和修磨各类金属加工刀具,其主要设备全部从德国引进。目前已在武汉、大连、肇庆、日照、重庆和天津等地设立分公司及修磨中心,同时在刀具管理、刀具外包领域也有非常成功的经验,目前正在运行的刀具管理、刀具外包项目有:北京奔驰、天津施洛特、南京名爵、现代威亚等,我们力求为客户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

钴领中国除了与大众、奔驰、宝马、通用、福特、菲亚特、博世、德尔福、空客等国外知名品牌有着良好的合作,同时也与广大国内用户如:一汽、二汽、长安、奇瑞、长城、重汽、江淮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分布全国的七百多名中国钴领员工正共同努力,以最大热忱确保客户满意度。我们提供的服务包括刀具制造、修磨涂层、技术支持、刀具管理和刀具外包。

第四名:UBT

苏州冠钻精密工具有限公司专注于非标刀具的研发与制造,拥有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刀具制造和测量设备。

公司长期以来为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医疗机械及电子制造等行业遍及全球的各大制造企业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冠钻产品涵盖各种非标刀具(钻、铰、铣、成型),采用进口、国内优质的材料和设备,引进高技术的人才,经过严格的生产制造标准,丰富的生产经验,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并专门针对各种难切削材料,提供相应的刀具方案,为客户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第五名:佑胜

德州市佳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位于平原县南环路东首,公司成立于2008年。

公司主管产品铣刀杆,铣刀盘,延长杆,筒夹,数控刀柄,压槽,数控刀具等。公司创立以来,始终坚持质量上乘,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以质量为生命,视用户为上帝,实施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ISO9001认证。在逐步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和健全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同时,积极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及骨干力量。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做了充分的人才储备。

在公司日常的生产经营中,始终坚持高起点,严要求,先后邀请许多国内外同行专家来场进行技术指导和交流,学习和采用国内外同行业成功的经验,大力引进和采用科学的成产管理方法,在生产的各道工序,优先选用先进的加工和检测设备。在原材料采购,刀、夹量具的配备,生产加工的各道工序和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有专人专责,实施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为稳定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保证。

诚邀广大客户前来洽谈业务。

第六名:丹姆德

常州丹姆德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创立之初就确定了发展高端数控刀具的品牌战略,依托“有人性、有感情、有原则、有信仰”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始终坚持“品质领先,顾客至上、科技质保、一流追求”的质量方针,全面贯彻并执行ISO9001:2008质量认证体系。通过我们的努力,公司的产品质量得到各界客户的一致认可,销售渠道也遍布国内外,形成了科学完善的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

公司先后从德国和瑞士引进WALTER五轴联动数控工具磨床、SAACKE德国萨克、WALTER HELICHECK数控刀具检测仪、ROLLOMATIC 620 XS六轴联动数控工具磨床和EWAG精密万能工具磨床,构成了我们先进而专业的生产线、对于普通钢件、不锈钢、铝合金、高温合金、钛基合金、淬硬钢、石墨、非金属材料等,均有针对性的产品进行选择,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冷机、模具加工制造等行业并可以提供相应的加工解决方案。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专业的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加工方案的综合服务商。

第七名:BOLLER

本着致力研发、创造最好的理念,博勒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于2015年在东莞长安设厂,前期投资达5000万RMB。致力于提供整体硬质合金精密刀具研发平台,以开放式的经营理念与客户共同研发、设计最佳的刀具解决方案。

为满足高端市场用户需求,故我司选用瑞士顶尖六轴磨刀机:ROLLOMTIC 630XW、629XW、629XS、830XW、NP5 4000XD、6000XL、Nano 6等先进的高精度刀具磨削机床制造设备,及德国ZOLLER G3M、美国PARLEC、德国PETTE MULLER等一批顶尖进口专业刀具检测设备和德国Roeders RXP500 CNC测试设备。F3深沟刀.jpg

BOLLER高性能立铣刀、钻头和复合材料刀具,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生产效率并降低了制造成本。以我们强大的研发中心为基础,我们的生产制造、交货周期及产品性价比都能达到最优化的流程,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做到行业领先、超出客户的期望值。

新厂照片2.jpg

产品应用于高速铣削、钻孔、雕刻等加工工艺。客户涵盖精密模具、精密零件、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医疗器械、钟表首饰、通讯电子、能源化工等领域。适用加工各类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为您的精密加工提供我们最佳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第八名:质力

常州国锐工具有限公司是生产整体硬质合金刀具、焊接成型刀具、可转位刀具的专业生产厂家。

生产的整体硬质合金钻头、铣刀、铰刀、塞规、硬质合金锯片铣刀、螺旋立铣刀、焊接刀具、可转位刀具、数控刀具等各类CNC机械加工领域。并承接各种非标刀具的设计与制造。

本企业采用国产、进口棒材,采用德国、澳大利亚先进的制造设备,来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优良的材料、精良的设备,造就了企业优良的产品,谨此欢迎新老客户来电来函洽谈订购!

我们竭力:为提供用户生产力,降低用户生产成本,解决用户切削难题,满足用户加工质量,以质量为首、荣誉至上、交货及时为宗旨,竭诚微制造行业服务!

第九名:FUCHWANF

富川精密数控刀具(深圳)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深圳经济特区,是一家集数控切削刀具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企业团队。主要生产各类硬质合金精密切削刀具(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圆鼻刀、球刀、倒角刀、钻头、铰刀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精密模具、IT、汽车制造、航天等领域。在不锈钢、钛合金刀具方面,有着独特的设计理念,被广大客户所认可。

富川不断研发更先进的制造技术,以延长刀具寿命,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制造中的刀具损耗成本,增加客户获利为企业经营目标。我们选用高品质、性能稳定的日本钨钢材料,世界领先技术的牧野6轴数控磨床,瑞士先进的涂层技术及各种精密的刀具检测仪器,为生产出高品质刀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富川刀具以合理的价格,稳定的品质,精湛的技术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己任,我们将秉持精益求精的为客户服务,给客户创造最大利益的企业宗旨,不断创新,和所有客户共同进步本司同时代理产品包括日本”牧野Makino”数控火花机,线切割机, 加工中心及”牧野精机Makino seki”磨刀机, ”吉良Kira”加工中心, ”津上Tsugami”数控走心车床及磨床, ”高桥Takahashi” 数控车床, ”日研Nikken”, ”北川kitagawa”, ”津田驹Tsudakoma”, ”潭兴Tanshing”, ”德川Detron” 转盘, ”恩司迪MST”高精密刀柄; ”瑞格费克斯Rego-fix”高精密刀柄; 瑞士”Crevoisier” 打磨机, ”Memoter” 手动磨刀机及磨钻咀机; 韩国 ”斗山Doosan”加工中心及数控车床: 另有台湾 ”欧群Ocean” 放电钻孔机, ”荣光Paragon”无心磨床及内外圆磨床, ”巨升Hurise” 内圆磨床等.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 此外, 本公司拥有一支优秀专业技术团队,提供优质快捷安装, 调试, 维修保养一条龙售后服务。

第十名:SDJG

成立于1993年,常州时代精工刃具一直致力于整体硬质合金、焊接成型刀具的生产制造。

时代精工擅长复杂非标刀具的设计与定制,在业界享有良好的口碑。客户群覆盖汽摩配件、3C电子、航空航天等行业的企业。

为了客户的要求,公司引进了德国瓦尔特WALTER、瑞士罗曼蒂克ROLLOMATIC等公司的五轴数控工具磨床,并配以德国ZOLLER、美国帕莱克PARLEC等品牌的精密检测设备、加工设备,与20年经营培养的团队,造就了时代精工的优良口碑。

公司主要产品:整体硬质合金钻头、铣刀、铰刀、塞规、螺旋立铣刀、焊接成型刀等,并乐于承接特种复杂非标刀具的设计制造。欢迎您来电来函洽谈。

文章标签: # 汽车 # 数字化 # 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