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评测 车型评测

问界m5_问界汽车销量断崖华为造车不可取

tamoadmin 2024-05-28 人已围观

简介1.任正非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 让强化华为标识的余承东有点尴尬2.卖一辆车比车企赚得还多,华为可能真没必要亲自造车3.造车,华为的「原罪」?4.销量下滑的HUAWEI问界,其实是造车界最被低估的选手5.华为:还是不造车划算6.由华为“一手带大”,如今又撇清关系,问界到底做错了什么?7.华为汽车为何以失败告终手机企业跨界造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远一点的比如苹果汽车传了好几年,近一点的则有小米汽车谍照

1.任正非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 让强化华为标识的余承东有点尴尬

2.卖一辆车比车企赚得还多,华为可能真没必要亲自造车

3.造车,华为的「原罪」?

4.销量下滑的HUAWEI问界,其实是造车界最被低估的选手

5.华为:还是不造车划算

6.由华为“一手带大”,如今又撇清关系,问界到底做错了什么?

7.华为汽车为何以失败告终

问界m5_问界汽车销量断崖华为造车不可取

手机企业跨界造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远一点的比如苹果汽车传了好几年,近一点的则有小米汽车谍照曝光。不过有一家手机企业造车却格外受到关注,它就是华为。3月31日,一则“任正非发文重申华为不造车”的消息冲上热搜,让最近半年火热的“华为问界”汽车陡然降温。

据悉,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内部发布公告,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并将有效期延长了5年。此外,任正非还对华为logo在汽车产品上的露出提出了严格要求,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在整车外观和宣传上,甚至重点提出不能使用“华为问界”和“HUAWEI AITO”的标识。

目前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共三种,分别是作为供应商提供软硬件给车企、HI模式、智选车模式。HI模式比较有名的就是极狐阿尔法系列的华为HI版,搭载华为高阶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智选车模式比较有名的就是前面提到的AITO问界。事实上,AITO问界的生产商是赛力斯汽车,但由于华为品牌知名度太高,导致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赛力斯。

在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余承东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是帮助车企一起造好车”。有网友解读华为是想当汽车界的“南极人”,也就是不同车企的产品都可以贴牌华为问界,借助华为的品牌知名度和渠道卖车。这一做法虽然可以快速帮助华为在汽车业务上赚钱,但隐患也不小,如果产品出问题,背锅的是华为。所以华为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最终有了任正非禁用“华为问界”的文件。

坊间还有消息称华为内部已经出现了派系斗争,有留言称“如果你不是hw亲信,也会被未来的hw亲信干掉”。更让人值得玩味的是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公开发言称“有部门、个人、合作伙伴滥用华为品牌”,巧合的是前一天在AITO汽车的海报中刚好出现了“HUAWEI 问界”的标识。余承东本人3月31日晚在华为内部论坛留言道“这个时代变了,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的!留给时间去检验吧!”看来华为内部对于汽车业务路线的分歧,已经摆在明面上了。

最近还有一条热搜也与华为有关,那就是华为退出了和广汽合作开发的广汽埃安AH8项目,改为广汽自主研发,华为以供应商的身份继续参与。有内部人士爆料称:华为东西是不错,但要价太高,合作过程中又太强势,让人无法忍受。可以说任正非在汽车业务上的谨小慎微,限制了余承东的发挥,问界如果没了华为做前缀,销量势必会有所下跌,毕竟购买问界的消费者大多数都是冲着华为的牌子去的。

主编点评

今年第一季度,问界汽车的销售再次遇冷,根据赛力斯公布的数据,1-3月赛力斯销量分别为4490辆、3505辆、3679辆。相比去年12月10143辆的销量下滑明显,而赛力斯的销量几乎都来自问界。依靠品牌粉丝卖车短期内确实可以获得不错的销量,但品牌的粉丝是有限的,如今没有了华为logo露出,脱下华为面具回归赛力斯本身,问界究竟能打动多少路人消费者?这可能要看隔壁阿维塔11的销量才能知道答案。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驰神往,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任正非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 让强化华为标识的余承东有点尴尬

华为重申不造车 ,华为不选择造车最主要的原因是:

1.造车不是华为擅长做的事情,华为不参与;

2.造车对华为来说是新的投入,新的市场和竞争,这会对华为形成威胁;

3.华为现在处于困难阶段,必须收缩战线,才能够控制风险。

华为是中国最好的高科技企业,华为加入造车市场引起了很多人关注,但华为造车主要是参与汽车智能系统的开发和研究,而不是参与实体造车,这引起了很多的关注和争议。华为重申不造车 ,华为不选择造车最主要的原因是华为不擅长,不擅长做的事情华为不参与;造车对华为来说是新发投入,新的市场和新的竞争,这对华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市场,这会对华为来到威胁;华为现在处于困难阶段,必须收缩战场,不确定行业没有必要参与,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控制风险。

一、造车不是华为擅长做的事情华为不参与

华为是高科技企业,从来没有涉及过实体造车,对于华为来说造车是一个新的行业,这个行业充满很多未知,这对华为是巨大的挑战,面对自己不擅长做的事情,华为选择了放弃,这是非常理智的行为。

二、华为现在处于困难阶段必须收缩战线才能够控制风险

美国对华为芯片停止供应之后,华为手机业务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个时候华为必须要控制风险,造车对于华为来说充满风险,这个时候收缩战线才能够控制风险,所以华为不造车能够控制风险。

三、华为参与的智能汽车操控系统是华为擅长做的事情

华为加入造车行列,参与的是华为智能汽车操控系统,这是高科技的部分,这也是华为非常擅长做的事情,造车和智能汽车系统是不同的部分,选择智能汽车系统而不是造车,这是华为深思熟虑之后的考虑。

卖一辆车比车企赚得还多,华为可能真没必要亲自造车

短短一个3月份,关于华为造不造车就上了两次“热搜”,一次是3月8日问界的宣传物料突然从AITO问界变成了HUAWEI问界,引发人们对华为造车的第N轮猜想。结果问界车主买的HUAWEI标才刚贴好,3月31日,华为创始人董事长任正非签署了“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的汽车业务决策公告,甚至连问界只想蹭蹭的行为也表示了拒绝,“不能使用’华为问界’,’HUAWEI AITO’。”

而在当天举行的华为2022 年年度报告发布会上,关于造车这事引发的火药味更浓了。时任华为轮值董事长的徐直军直言,“有些部门、个人或者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这件事在查处过程中,华为30多年构筑的品牌不会被谁滥用。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严禁华为品牌作为汽车品牌。会对旗舰店等内部宣传物料进行整顿,回归到战略上来。”

当晚,华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华为心声社区留言表示:“对一个行业,只有深入洞察,深刻理解,才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标记一下,若干年后再来看吧!”似乎是在表达对不造车政策的不甘心。

华为为什么坚持不造车

从2019年初,任正非公开表示华为不造车开始,华为陆陆续续不下10次表示了不造车的态度。造车是一项更加国际化的产业,有太多环节容易被卡脖子,而华为在这上面吃得苦已经很多了,美国对华为的制裁还在持续加码,如果亲自下场造车,结果可想而知。

何况现在的华为,日子过得的确有些难。财报显示,华为2022年营收6423亿元,同比仅增长0.9%,净利润更是下滑到356亿元,同比暴跌68.7%。特别是因芯片问题直接退出手机头部玩家的终端业务,在经历2021年的营收腰斩后,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2145亿元,再次同比下滑11.9%。

为此,任正非要求缩减或关闭那些不能产生价值和利润的业务,而车BU作为华为当前唯一仍在亏损的业务,尽管仍被任正非视为可以保持战略投入的核心项目,也要想办法追求利润。

要知道特斯拉历经十余年的高额投入才实现了年度盈利,这是全球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的新造车公司,华为要是想通过造车盈利,必然要先砸下大量资金,这是现在的华为所不能接受的。倒不如与车企合作,挣车企的钱这条路看上去更加光明。

“不造车”的余承东到底有多难

华为的汽车业务分三块,零部件供应商、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原本华为HI模式就进展不佳,与极狐的合作除了给大家展示了一段辅助驾驶的上路“影片”后就没了动静,极狐的销量依然一地鸡毛,已经要放弃HI模式了;广汽已经明确放弃与华为HI模式合作,华为只是作为供应商的身份继续合作;目前HI模式下的三家合作伙伴仅剩长安一家,合作的阿维塔也没有亮眼的变现,但已计划入驻华为门店,原本这是HI模式和智选车最明显的区别。

即便是余承东主推的智选车模式,日子同样不太好过,与赛力斯的合作在经历了一轮疯狂之后,问界销量大幅下滑,今年1月,问界销量为4475辆,2月销量下跌到3505辆,已连续两月环比下降,要知道这还是在官降3万之后,交出的成绩。3月份,“AITO问界”更改为“HUAWEI问界”,AITO汽车对外宣传话术也从“华为深度赋能”改为“华为全面主导”,但销量依然没有改观,就前4周的上险量来看,还是在3千多辆的水平。

好像华为的招牌也对消费者失去了吸引力,即便如此在余承东规划中,像华为问界就是“华为生态汽车”品牌,这是一个通过联合多家车企,打造分属不同价位段的生态联盟,余承东希望华为汽车业务能够借此在2025年实现盈利。现如今这块不太耀眼的招牌也不让用了,余承东又该如何实现其盈利目标。

华为该调整自己的定位了

“新势力在智能化上有自己的追求,不会选择我们;因为制裁,外资车企不会选择我们;怕失去灵魂的传统主机厂,也不会选择我们。”余承东曾这样表达华为面临的困难,但事实上,这也是华为自己一手造成的。华为并不甘心做一个单纯的供应商,它想做的更多,实际多个与华为有合作的车企,都曾表达过对华为的不满,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就曾公开吐槽:“华为是大牌供应商,它的价格比较高,也不受控,我们想跟华为合作,会发觉基本上没有议价能力。”

你知道赛力斯在和华为的合作中,让渡了多少“权力”?华为掌握着AITO问界的所有闭环数据、车型重要参数的标定以及主要销售渠道等三大方面的主动权。你要说赛力斯是代工厂吧,人家是真金白银掏了钱做研发和生产配套的,但去年AITO问界销售的火爆也没让赛力斯挣到钱,全年净亏损预计在35亿-39.5亿。

今年销量更是直接“跌跌不休”,降价、改名都没用,这种情况下,华为如果继续保持原有的高姿态,企图掌握主控权,怕是也不那么容易了。

其实任正非也好,徐直军也好,之所以再次强调“不造车”,甚至呵斥“华为问界”的“冠名”行为,无疑是想给各个车企表态:华为只想给大家做好服务,以一个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的身份,帮助车企造好车。

但一个妄图染指产品“灵魂”的供应商是无法令人放心的,华为与其不断重申不造车,不如调整自己在汽车产业链上的定位,学学博世、学学麦格纳,绝不染指与自身定位不符的领域。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千寻玩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造车,华为的「原罪」?

2020 年 10 月 26 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了编号为2020007号的华为 EMT 决议。

那份决议里明确写道: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这份文件的末尾有这样一行标注:

本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 3 年。

也就是说,如今距离声明失效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到2023年10月,小米的新车都还未实现量产。即使华为到那时宣布造车,也算不上太晚。

虽然时至今日我们仍无法确定华为是否会亲自下场,不过在与赛力斯合作之后,华为在有没有必要造车这件事上,确实没那么迫切了。

不久前,华为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

1-6月,华为累计营收3016亿元,虽然和去年同期相比依旧下滑了5.8%。不过从第二季度的数据来看,不管是营收还是利润率,都实现了环比向上。

有分析认为,华为的业绩得以回升,问界的畅销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果说,华为靠着与车企合作就能赚钱,那么可能真没必要蹚造车这趟“浑水”。

NO.1

[“做得好能把手机损失的利润补回来”]

在华为发布的经营业绩里,关于卖车部分的收入华为并没有明确介绍。不过,按照此前华为内部人士透露的信息来看,在智选模式下华为与厂家的分成大概是1:9。

以一辆售价25.98万元的问界M5车型为例,每卖出一辆车,华为能拿到约2.6万元。

而在这10%中,据说有2%是华为的技术授权费用,8%是渠道的经销费用。也就是说,最终华为每辆车拿到的收益大约有5000元左右。

乘联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问界M5的累计销量为20220辆。若按这一数据计算,卖车一项华为获得的收益约为1亿元,华为渠道的收益约为4亿元。

对于华为这一规模的科技公司来说,这一利润可能算不了什么。不过对于数量庞大的华为经销商渠道而言,却意义非凡。

关于为何要卖车,华为曾多次提及原因——卖车就是为了让门店在手机大幅减少的情况下生存下去。

据华为经销商透露,过去华为手机的整体利润在14%左右,卖车则约为5%-6%。不过,由于汽车的售价远比手机更高,卖车成了不少经销商熬过寒冬的救命稻草。

而且由于近几个月来问界车型的热销,“做得好有可能把手机损失的利润补回来”。

即使不少经销商卖车还在亏钱,但是出于战略考量选择转型的依然很多,用一些经销商的话来说,他们更看好 “新能源赛道后期的红利”。

当然,对于这些尝试转型的经销商来说,他们也需要增加很多新的投入:

比如,在一些城市,一个三百平以上可以满足卖车要求的店面,需要投入的成本在五六百万元以上。此外,每个店铺还要配备8名员工(2名主管+6名销售)、2辆样车和2辆试驾车,还有线上推广成本。

NO.2

[ 5000元比很多车企的单车利润要高? ]

对于这些此前的手机经销商而言,拓展汽车销售,需要付出的成本确实不小

不过尽管如此,华为和旗下经销商的收益依然要好于很多传统车企和传统4S店。

单从华为从智选模式每辆车获得的5000多元分成来看,这一收入水平,就已经远高于吉利、奇瑞、比亚迪等不少自主品牌的单车利润。

不久前吉利汽车发布的业绩数据显示,上半年净利润15.5亿元。按照乘联会公布的1-6月52.6万辆的销量数据来计算,吉利的单车利润不足3000元。

而在今年一季度比亚迪发布财报之后,华西证券曾估算,其单车净利润只有2400元;中信证券给出的数据更低,只有1356元。

不久前,赛力斯曾发布了一份半年业绩预亏公告。公告显示,其今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6亿-17.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幅度扩大232.64%-265.9%。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新建工厂、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

制造业原本就被认为是高投入低回报的行业,再加上今年从电池到橡胶、钢铁等大宗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主机厂也越来越成了“为供应商打工“的角色。

反观华为智选渠道,随着未来合作车型增加、销量规模上涨,这一板块的收入势必也要继续向上。

至于经销商层面,卖车的利润比例虽然不如手机高,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5%也是代理制佣金的普遍水平。

而且,从2021年8家上市经销商集团的销售毛利率来看,传统经销商能达到这一水平的不足一半。

NO.3

[“这一模式不一定能复制”??]

在7月份问界M7上市时,华为官方曾宣布,上市4小时其订单量就突破了2万。从这一数据来看,问界M7似乎要比M5更为成功。

从最早的赛力斯SF5,到现在的问界M5、M7,华为在卖车这条路上,正走得越来越顺。

按照此前发布的规划,9月7日,问界M5纯电版将在华为新品发布会上上市。“华为一般是三代出精品”,如今这已成了很多华为粉丝和经销商的共识。在他们看来,M7之后就算是问界的第三代产品。“如果是纯电,可能会一下子起来”,有人对此充满期待。

不过,对于华为智选这种合作模式能否一直延续下去,不少旁观者也给出了他们的担忧。

首先便是最直接的渠道空间问题。6月份,华为被曝出已经与奇瑞、江淮签订了合作协议,未来也将采用类似赛力斯的合作模式。再加上极狐、阿维塔等品牌的华为HI车型,等待进入华为智选渠道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

“现在有些门店摆一台M5、一台M7已经显得有点挤了,以后店里摆谁不摆谁也是个问题”,有业内人士说道。

更为复杂的是,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模式本身,也面临一些质疑。

有接近双方的知情人士表示,如今双方的合作虽然看起来互利共赢,但背后的博弈、争论甚至内耗从未停止。

“未来会不会面临利益分配不均,很难说。”

以渠道选址为例,据说在经销商提交申请之后,首先华为会先去审核,随后赛力斯也要再去评估。用户中心成立之后,需要华为验收销售,赛力斯验收交付和服务。以至于有人感叹,“这样的博弈,到底有何意义?”

“华为是一个很强势的合作伙伴,其他车企在合作中不一定能接受,这一模式不一定能复制。”有人指出。

NO.4

[?写在最后?]

众所周知,目前华为与汽车厂商的合作模式分为三种:普通零部件供应商、Huawei Inside模式,以及华为智选。

虽然华为智选模式之下,华为有着不错的收入和话语权,但到了汽车零部件领域,华为却依然亏损。

“(汽车)这个业务是华为现在唯一亏损的业务”,余承东曾在7月份的一次行业论坛上直言。

按照他的说法,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每年的投入都达到十几亿美元,直接投入7000人,间接投入超过1万人,“绝对是烧钱的生意,绝对是很难干的生意”。

据说,在零部件方面,华为大多数订单的利润点在2025年之后,这也意味着到2025年之后华为汽车才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

而在这之前,不知道华为不造车的承诺能不能坚持到那时。毕竟,当初“不造手机”“不造电视”的反转也还没过去多久。

销量下滑的HUAWEI问界,其实是造车界最被低估的选手

4 月 1 日晚,位于北京合生汇的华为直营店里,问界 M5 展车前原本贴着「HUAWEI 问界」的标签被撕了下来,距离任正非发布「五年内不造车」的言论仅过了 24 小时。

这个标签被贴上去不到一个月,3 月初「AITO 问界」刚刚更名为「HUAWEI 问界」,如今就收到了「连夜拆除」的命令。

也是在同一天,被「不造车」声明推上风口浪尖的余承东出席了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网上那些猜测没有被证实,余承东又一次强调了「现在去掉华为 Logo 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其实华为一直坚持不造车,要帮助车企造好车」。

「一直坚持不造车」,似乎从华为涉足汽车业务以来上上下下反复强调的话题,似乎造车一直是外界「一厢情愿」的推测。那到底是谁想造车?造车是不是华为的「原罪」?

被架在火上烤的华为,做错了什么?

「我们当时想把问界叫做华为问界,成为我们一个生态品牌。」「有些领导有不同的意见,所以就出了个文件,把『HUAWEI』取消掉,其实本质没有改变。」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的,余承东这样回应这段时间问界改名的风波。有人说余大嘴是把华为的「内讧」摆到了台面上,其实从华为一开始进入汽车圈,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个「赛马模式」的说法,尽管没有得到过证实,不过华为多线并行打入汽车行业的策略一直存在。

2021 年,就在华为正式宣布与赛力斯联手推出智选车 SF5 的那个上海展上, 笔者受邀参加了两场华为的发布会,一场是面向消费者的赛力斯 SF5 亮相发布会,一场是面向 B 端的华为智能车 BU 发布会。

(2021年上海车展期间,华为分别举办的两场发布会)

不同的举办方,不同的风格和定位,代表华为进入汽车圈的不同路线:

一是零部件供应商模式,提供标准化的零部件;

二是 HUAWEIi Inside 模式,提供智能汽车的全栈解决方案,面向 B 端车企,衍生出来的车型是北汽极狐阿尔法 S HI 版和阿维塔 11 HI 版;

三是华为智选车模式,提供零部件和解决方案支持,深入的参与到产品的全过程中,直接面向 C 端消费者,衍生出来的车型就是后来的问界系列。

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此复杂业务模式是不太容易分清的。尽管华为 n 次强调不造车,但在消费者眼中这些车型统统被冠上了一个名字「华为的汽车」,橙色购物软件里最畅销的尾标一时间成了「HUAWEI」。

不只是消费者,行业内也同样「懵」:2B2C 双吃的玩家,除了华为这么干,剩下的也就是百度了,但似乎也跟华为一样受到外界的猜忌:HI 模式和智选车模式有什么区别?2B 和 2C 业务会不会互相抢客户?华为入局汽车行业,到底是要抢智能化增量市场?还是要抢车企的饭碗?……

一系列猜疑、偏见、新合作模式尝试的结果是,HI 模式这一边,2023 年初原本 HI 模式的负责人、曾任车 BU 总裁的王军被停职,原本的合作伙伴广汽终止了 HI 模式的合作;智选车模式这一边,在经历了开年的促销优惠、问界改名「HUAWEI 问界」等操作后,问界车型销量回落进入瓶颈。

如果不立即打消外界对华为「造车」的猜想,如今烤着华为的这团火眼看就要烧到眉毛上来。

不造车,那么难理解么?

1997 年,华为话机事业部首次研发出国内最早的数字电话机。但由于产品属于外包,质量不能把控,频频出现故障,投诉、返修,让华为的口碑备受拖累。

当时的任正非拍案而起:「华为以后再也不做手机了,谁提做手机,谁就下岗!」

有没有觉得这段历史有点熟悉?当然,十几年后的 2011 年,华为最终还是选择做了终端手机业务。不过 2011 年华为的技术积累、市场对于手机的需求,甚至手机这个产品的定义都早已翻天覆地。

如果没有这段经历,如今喊着让华为自己造车的声音应该没有这么多。「既然能造手机,为什么不能造车呢?」恭喜你,雷军也是这么想的。

当年的手机圈流行这样一个说法,「手机终端业,得芯者得天下」。以芯片为代表的核心技术、运营商资源和产品定义能力,是造手机的命门;至于生产制造,苹果与富士康的代工模式丝毫不会影响 iPhone 的产品质量。

但是到了产业链复杂几十倍上百倍的造车上,就没那么容易了。最简单的例子,早起以代工模式起价的几家新势力,初具规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自研团队和自建生产线,我核心技术和整车生产握在自己手里。

所以华为如果下场造车,第一步要补齐的就是在传统企业领域的空白经验。据透露华为每年在智能汽车业务上的投入超过 100 亿;如果要自己下场造车,这个投入要翻不只一倍。

至于收入,刚刚过去的 2022 年,华为智能车 BU 营收 21 亿,这建立在 AITO 问界这个系列亮相第一年就卖出了 7 万多辆的成绩上。如果推出华为自己的汽车,销量会比问界高出多少?定位在哪个区间?会不会经历产能危机?如果遇到类似手机芯片卡脖子的零部件制裁该怎么办?

从 2020 年手机业务遭遇制裁开始,华为转投智能汽车业务是为了给自己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不是挖下一个更大的坑。在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之前,不造车,不是很容易理解么?

华为到底要做什么?

从华为入局汽车行业开始,就有人将华为必做智能化时代的博世、大陆,就连余承东自己都这样说,「原本的想法是在汽车领域成为博世、大陆这样的供应商,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好像不太成立了。智能化增量很难像标准化增量那样大规模去卖,需要跟车厂深度的卷入,不断的 OTA 不断的迭代。」

不过从一开始,华为就不是奔着单纯做智能化增量零部件供应商的路线去的。

华为在智能汽车上的投入,既有大家比较熟知的自动驾驶、鸿蒙座舱,也有电机电驱、热管理、计算平台,甚至激光雷达、AR-HUD 这样的零部件。如果我们将每个业务的市场前景分别算一笔账,这大概一个千亿规模的巨大市场;似乎每一个增量市场的细分领域,也都能找到颇具产品竞争力、日子过得也不错的竞争对手。

举个例子,2022 年前三季度,亿咖通的营业额是 20 亿人民币;地平线在 2020 年芯片出货量只有 16 万片时,营业额是 2 亿~2.3 亿人民币,2022 年低地平线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了 200 万片;手握自动驾驶+鸿蒙座舱+计算平台+传感器等等的华为智能车 BU,2022 年营收 22 亿人民币……

它们都是智能化增量市场的新玩家,都需要与车企通过深入参与共同研发合作。不同的是,亿咖通和地平线瞄准了智能座舱或是智能驾驶的某个细分领域,而华为想做的是推出打包式的整体智能化解决方案。21 亿不是智能化增量市场的天花板,是目前这种整体解决方案的「瓶颈」。

消费者能接受这种模式么?以目前 HI 模式主打的高阶智能驾驶来看,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为高阶智驾体验支付价格不菲的溢价?过去一年里,每一款主打智驾功能的新车市场遇冷都在告诉我们,愿意为智能驾驶支付溢价的消费者,远比行业预期的要少。

汽车行业能接受这种合作方式么?华为自己很清楚,「(李斌、何小鹏)他们都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选择华为,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追求;国外巨头们,因为华为被制裁,不会选我们;传统的车企,如果怕失去灵魂也不会选我们。」

任正非的「五年不造车」试图给车企们吃下一颗定心丸,但目前来看这颗「定心丸」似乎还不够。当智选车模式下,华为参与到了车辆的开发、决策、生产管理等一系列环节时,这本身就不是一家「供应商」身处的位置。

华为带着一颗改变汽车制造模式的野心,但是汽车行业好像不太答应。如果把整体解决方案分别拆开,退回供应商应有的位置,华为似乎也并不「甘心」。

最后

多年前就有华为内部人士表示,任正非几乎不会干预具体业务,只有涉及主要战略的时候才会站出来,「不造车」就是华为坚定的战略。

至于战术怎么打?至少像以前那样,将手机行业的成功经验照搬到汽车上,这个打法是行不通了。就算是华为,依然要去遵守汽车行业的玩法。

这种感受在这个春天尤其明显,那些我们以为能一夜之间巅峰汽车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似乎并没有来的那么快,新势力、新造车似乎没我们想象中过得那么好,一些传统车企似乎也没我们想象中过得那么坏。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GeekCar极客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华为:还是不造车划算

撰文?|?张瑞辰

?编辑?| 潘?谈

三八妇女节,一个女人欢喜男人忙的日子,AITO问界却在偷偷搞事情。

也就是所有小仙女们享受下午半天法定假期的时候,AITO汽车先后在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宣传海报,海报上屹立中央的字眼从“AITO问界”变成了“HUAWEI问界”,这波改名属实打了众人一波措手不及,但也正是因为这波改名,问界在网上引起了不少的关注与话题。

对此华为官方最新回应称,HUAWEl问界是华为生态汽车品牌,是华为开创的全新商业模式。

截至目前,AITO汽车并没有将所有官方名称都改为“HUAWEI问界”,其中华为商城以及AITO官网都还没有更改,赛力斯官方社媒上更是都没提这事儿。

但是今天3月9日,HUAWEI问界还规范了车尾标志以及零售门店门头的规范,也就是都加上了HUAWEI的字样。

自己不造车?帮人造好车?

其实华为多次在公众场合宣称自己“不造车”,但华为关于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文件中表示,不造车的时效定在了三年,而现在距离这份承诺到期还有不到八个月的时间了。

等这份封印一旦解除,华为势必是要在汽车领域掀起点儿波浪的,从这次海报改名就能看出来,华为虽说不造车,但手已经伸得越来越深了,并且之前也就有迹可循。

其实早在2月初AITO汽车在官方微博上发布的一条海报上就出现过华为的字眼,但当时的问界还是冠以AITO之称。随后AITO与赛力斯方面协商决定将品牌话术从‘华为深度赋能’改为‘华为全面主导’。很多人不解这意味着什么,其实话术的更改对于华为和问界的关系来说,起到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可以说是后妈转正了。

之前华为跟赛力斯的合作方式是,赛力斯负责提供车辆的车型、平台以及生产,而华为则是负责对其赋能,也就是加入智能座舱、智驾等,最后在华为的渠道进行销售。

而华为全面主导之后,赛力斯与华为签署了深化联合业务协议,大体上内容就是华为提供电动化、智能化零部件等核心软硬件技术,并通过产品定义、用户体验、质量管控、渠道零售以及品牌营销主导问界,同时带动华为智能汽车零部件的规模化销售,再由赛力斯对现有车型进行升级开发以及车辆生产。说白了现在华为在产品力、开发、生产、销售等方面都起到了主导作用,对于问界新车型的控制权也相对更大了些,相当于华为是提出方案的甲方,而赛力斯则是负责完成的乙方。

虽然华为自己没造车,但一直用赛力斯作为载体实现华为的汽车梦。

华为借赛力斯之手造车,拯救赛力斯

Q:“你觉得问界这车怎么样?”

A:“车机系统是我体验过最惊艳的。”

Q:“M5正好在你的价位区间,你会考虑吗?”

A:“不会,我还是比较低俗的人,车还是人开的,只靠车机打动不了我”

这是今年年初问界降价后我与哥们儿之间的真实对话,可见问界搭载的鸿蒙座舱的确给不少人带来了不错的印象和体验,但是产品力方面还不足与同级相竞争。

要不是依靠着华为,问界M5的原车型赛力斯SF5基本上可以用工业垃圾来形容了。首先赛力斯这个品牌的知名度本身就不高,再加上背后是东风小康这种登不上台面的“廉价低端”影子,在没有华为参与之前,可以说是要产品力没产品力、要品牌没品牌。

也算是多亏了华为的赋能,当下用户偏向于座舱体验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才让赛力斯有所起色,但明显也能看得出来,问界的这几款车型都是赶鸭子上架的,比如更高一级的问界M7,居然轴距比M5还短,甚至连后排出风口都没有配备。

在华为的支持下,问界一度最高卖到1.2万辆的月销成绩,但今年年初这两个月,销量出现了明显下滑。很多人因此便开始唱衰华为,在我看来这是缺乏对华为全方位能力的了解。

可以说,上述两款车型都是匆忙上马,很难体现华为的真实实力,应该说华为在造车领域其实一直处于被低估的状态,但凡深入了解过华为的人都知道,这家公司的综合实力到底有多恐怖。一个行业越是需要持久性的长跑,华为这样在组织、技术、品牌、渠道等方面都很强的长跑选手就越容易最终胜出。所以想要看HUAWEI问界的真实产品表现,还得等后续发布的新车型了。

鉴于华为和塞力斯在品牌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在这个时间点把问界的前缀从AITO改为HUAWEI就好理解了。此前赛力斯与华为签署的深化联合业务协议中也是提及,2023年会有全新的产品面世,届时大概率就会以HUAWEI问界XX来命名了。

其实改名之前,问界早就直言不讳地说自己就是华为汽车了,就连现在华为门店里的问界销售都直接和来看车的客户介绍这是“华为汽车”。可见华为这个前缀能给问界带来更高的品牌力,让用户更有信任感。全面主导了之后也就多少能撕掉类似‘华为贴标’‘小康换名’这样的标签,说问界是华为汽车也就名正言顺了。

写在最后

一家新势力车企CEO曾告诉我,除了特斯拉和比亚迪,他们最害怕的不是BBA,也不是其他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而是跨界造车的华为,因为华为几乎在每一个环节都很强。

虽然目前来看,华为不造车的承诺还是在有效期内的,只不过华为的种种操作都在预示着华为还是会深入造车领域的。通过这三年的摸索,相比华为也摸清了汽车行业的门道,三年内不造车的封印解除后恐怕华为也不会亲自下场,毕竟国家已经不再批准新的造车资质了,并且相关政策表示小米是最后一家申请下来造车资质的车企。往后华为不排除会逐渐控股问界并全面主导该品牌,最终实现真正的HUAWEI问界。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风华绝代蝴蝶0121,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由华为“一手带大”,如今又撇清关系,问界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销量遭遇挑战后,华为加大了对问界的控制力,至少在宣传力度上。

3月8日,AITO汽车微信公众号发布“HUAWEI 问界,自由掌握方向盘吧!”的文案。至此,“HUAWEI 问界”首次正式露出,这也意味着华为构建生态汽车品牌“HUAWEI 问界”正式走向前台

从华为终端业务CEO余承东提出“华为生态汽车”,到“HUAWEI 问界”进入品牌宣传文案,问界品牌的“含华量”不断提升。

据接近华为人士介绍,其背后原因很大程度在于降低C端消费者对于品牌的理解成本。“尽管业内人都知道华为有智选模式、HI模式,以及零部件供应商模式等,但消费者很多不清楚。比如一些认为阿维塔也属于‘华为汽车’。”

在上述人士看来,华为希望通过“生态联盟”概念,告诉消费者哪些产品华为加持份量更重。至于合作模式,则是完全没有变化,华为生态汽车即智选模式,华为从产品定义到设计、研发、销售等依旧全程参与。

另有一层原因可能是,华为与奇瑞、江淮等品牌合作车型已在设计研发中,蓄势待发,后两者肯定不愿意活在赛力斯的“阴影”,与此同时打造新品牌耗时耗力耗钱,在此之下,加重问界品牌的“华为味”,显得十分必要

至于三年之期将至,华为是否会下场造车问题,依然得到了否定的答案。但对此,我们好像也不再意外。

01

智选模式“来钱快”

华为为什么要发展汽车业务。答案很明显:赚钱。

2019年以来,华为业绩增速明显放缓且出现负增长,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华为营收分别为8588.33亿元、8913.68亿元和6368.07亿元。

其中,消费者业务(现已更名为终端业务)下滑最为明显。2019年至2021年消费者业务营收分别为4673.04亿元、4829.16亿元和2434.31亿元

资料来源:华为;制图:电动汽车观察家

这主要因为手机销量的下滑。

根据行业研究机构Omdia数据,2021年剥离了荣耀之后,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跌至全球第9位,华为急需拓展新的增量赛道和业务。而想要填补2500亿营收,智能汽车业务是最好的选择。

华为早从2013年就进入汽车业务,最开始从传统零部件供应商做起;直至2020年10月推出Huawei Inside(HI)模式,尝试和车企联合开发,提供自动驾驶软硬件、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2021年4月,又推出华为智选模式,更加深入参与产品定义和整车设计,产品进入到华为渠道销售。最终华为形成了零部件Tier 1模式、HI和智选三种模式。

显然,伴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扩展,华为在其中的参与度逐渐加深,其中,与赛力斯的合作为智选模式首个落地案例,双方在2021年12月发布AITO问界品牌,此后华为智选模式也被称为问界模式。

相比HI模式,智选模式车型“华味”更足,在鸿蒙座舱、核心部件、产品定义、车辆调教、渠道销售、品牌营销等方面获得华为赋能,且有不断加强趋势

智选模式和HI模式对比

首先是配置搭载方面,尽管智选模式和HI模式都选用鸿蒙车机,但前者采用原生鸿蒙座舱;后者则是仅使用华为的模块和系统,即运用鸿蒙系统的底层能力,车企自身主导智能座舱的定义,未能充分发挥华为在手机领域的UI设计经验。

至于智能驾驶部分,HI模式目前稍胜一筹,但这并不是当下多数消费者的“痛点”,且后续智选模式车型也将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方案。

其次,在营销和渠道方面,智选模式则是充分享受华为营销资源的倾斜,一方面,产品首发登陆华为新品发布会;另一方面,进入华为门店进行销售,能够以较低的边际成本、快速建立数量较多的问界体验门店,且相较于新势力车企门店数量下沉程度高。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问界品牌共有合计986个体验中心和用户中心,提供销售、交付、售后等综合服务,数量大幅超越特斯拉和蔚小理。此外,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全国已经有170家AITO用户中心完成形象升级。

问界与部分造车新势力门店数量(家)。制图:电动汽车观察家

第三,品宣上则是强化优势、弱化短板,在加大宣传鸿蒙车机“天花板”地位、强调零重力座椅创新的同时,弱化智能驾驶能力不足的短板。

在此之下,问界品牌月销快速破万。

华为之所以愿意给予问界如此大支撑力度背后,是利益的驱动。

根据此前多家媒体报道的消息,华为高管曾透露,在智选模式下华为与厂家的分成大概是1:9。以售价29.48万元的问界M5四驱性能版为例,华为单车约能拿到3万元。其中,20%为技术授权费用,大概是6000元,剩下2.4万元为华为各大商城的销售费用,这里涉及到门店建设、场地投入、人员培训、售前售后服务等等。

可以看到,销售收入是华为收入的大头,这也是华为力推智选模式的原因。

毕竟余承东在2022年12月8日举办的华为内部会议上宣称,华为车BU要在2025年实现盈利。

华为车BU及其他车企研发投入情况(亿元)。制图:电动汽车观察家

根据华为方面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车BU研发投入为70亿元,2022年全年预计约为105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粗略计算,以单车获得3万元、研发投入105亿元大致推算,华为想要实现盈利,需要按照智选模式卖出35万辆车。

如果,华为直接下场造车呢?能不能更快创造2500亿的营收,或者盈利呢?

难度都非常大。

营收方面,即便以单车价格30万价格来算,需要83万辆产销才能达到。目前,成立七八年之久的蔚小理,已经是表现上佳的新势力,年销量刚刚过10万辆门槛。特斯拉花了17年,才卖到50万辆规模。

盈利呢?特斯拉花了17年才盈利;蔚小理目前都没有盈利,最有希望盈利的理想汽车,今年可能盈利——用时7年。

这两年,智能电动车企纷纷抱怨,造车不赚钱,钱都让上游赚了,所言不虚。

相对下场造车,华为智选模式,一方面有高价值核心零部件的高毛利,另一方面有强力渠道和粉丝变现,比起苦哈哈的造车生意,更加划算。

也能更快上量。一个华为不造车,三四个、五六个“赛力斯”都在为华为造车——车型平台、供应链、工厂、服务体系都是现成的。赛力斯都能帮华为在2022年卖过7.5万辆,后续的奇瑞、江淮或者其他企业,每家帮华为卖10万辆。“华为汽车”就有望迅速突破50万辆。

对于“等米下锅”的华为门店来说,问界车型要多多益善,而且越快越好,时间真的是生命。

02

华为为什么坚称不造车?

华为不下场造车,还有资质、工厂,以及外部环境等多个因素

首先是资质问题,参考其他造车新势力,一般有三个路径来解决汽车生产问题:收购资质、申请资质、代工生产

目前来看,三种方式管控都在加严。

《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于2019年施行

2018年底,《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发布,汽车投资项目核准事项全面取消,改为地方备案管理。由此,新建纯电动乘用车整车类投资项目监管层级,从国家发改委核准变更为省级发改委备案。

市场曾一度乐观地认为上述政策发布标志着新能源汽车资质的放开,但实际上,发改委在备案制下对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一方面,收购资质不容易实现。“管理规定”明确禁止燃油汽车企业整体搬迁至外省或对行业管理部门特别公示的燃油汽车企业进行投资。

另一方面,申请生产资质面临高难度。如,要求投资项目所在省份:上两个年度汽车产能利用率均高于同产品类别行业平均水平;现有新建独立同产品类别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均已建成且年产量达到建设规模。

此外,根据多家媒体消息,2021年发改委又发布内部文件,再次将汽车投资项目管理收归管控之中,从严、从紧进行“窗口指导”。

不同车企开发模式对比

第三种方式代工生产也被禁止。2022年4月,工信部曾出台《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委托生产试点工作的通知》,对于代工模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委托企业和受托企业,都必须是已经获得资质的企业,即所谓“双资质”。这意味着无资质企业找有资质车企代工的模式,几乎变得不可能。

工厂问题,则是基于资质之下。如果无法获得资质,建立整车工厂的价值不大。而一旦资质问题得以解决,华为自建工厂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优于“不造车”模式。建设工厂本身也需要时间、金钱的支撑。以华为江淮工厂为例,项目总投资26亿元,且至2024年1月15日才能竣工验收完成。届时智能汽车市场或许又是另一番景象。

尽管资质获取、工厂建设存在一定的难度,但都不属于完全无法克服的问题。更大的困难在于“制裁”二字。这方面,华为的手机业务是深受其害。

2018年是华为手机高光时刻,跻身世界第二大手机厂商,市场份额达14.6%位于三星之后、苹果之前;2019年,华为的手机业务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出货量2.4亿台左右,市场份额高达20%,保持着第二的地位。

HUAWEI P50 Pocket旗舰折叠屏手机不支持5G

但是从2019年开始,华为3年内受到了美国4次制裁,手机业务遭受冲击,销量、营收等大幅下滑。

2020年、2021年华为手机销量大幅下滑,2020出货量约为1.9亿台,2021年,在剥离荣耀之后,华为的手机出货量更是大幅下降,仅为3500万台,同比下滑82%。基本丧失手机市场统治力。

因此,在手机市场无力回天,布局智能汽车赛道势在必行的当下,既想利用现有渠道、减少投入,又能避开各方面因素干扰,华为“不造车”,或者说不以华为名字造车,是最好的方式

03

问界要打造怎样“朋友圈”

显然,华为已经借由赛力斯完成“敲门砖”,接下来需要扩大规模。

实际上,华为早期曾接触过多家车企,但国资背景居多的自主车企决策机制相对较长、且不愿失去话语权,因此华为智选业务首个合作车企是重庆地方民企背景、决策相对灵活的赛力斯。

赛力斯几乎倾尽公司所有资源,全力配合华为,成绩也是显著的。自2022年3月正式启动交付至去年底,旗下系列车型累计销售7.5万辆新车。

不过,时间进入2023年,问界有点后劲不足的意思。

2023年1月,问界整个品牌的总销量为4469辆;2月在车市整体回暖趋势下,问界销量却在进一步下滑,只有3000辆。

与此同时,问界一直存在店效较低问题。根据中信证券数据,问界2022年11月的店效为12台(零售销量与月末门店数量的比值),远低于比亚迪60台/月,也低于蔚小理37、14、59台的店效。

华为急需逆转问界销量下滑趋势,提高单店效益,实现盈利,并基于此展开一系列行动。

华为改变品牌宣传语

一方面,不断增加“含华量”,加深消费者脑中问界品牌的“华为意识”。前脚余承东刚提出华为生态汽车概念,后脚华为宣传语也从“ AITO 问界”变成“ HUAWEI 问界”。据接近华为人士称,去年问界品牌的任务是活下来,今年会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线索获取能力

另一方面,不断扩大朋友圈。综合中建集团官网中标信息、合肥日报等消息,奇瑞和江淮都已经加入智选合作的模式。作为传统车企,奇瑞和江淮此前都曾多次尝试推出过15万元甚至2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车型,但销量都表现不佳,与华为合作后或许能实现优势互补。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汽车观察家,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华为汽车为何以失败告终

在国内众多的造车新势力中,问界算是近一年来才崛起的一个新兴品牌。从发布品牌到月销量破万,问界用了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这种凶猛的攻势也让一众新能源车企非常艳羡。而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AITO问界系列已实现累计交付超7.5万辆,成为销量增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可以说,问界坐火箭般的速度也用实际告诉我们,什么叫做背靠大树好乘凉!毕竟问界可是华为与赛力斯共同打造的品牌,而与此前合作的几大汽车品牌不同,问界车型的众多技术都由华为提供,比如说科技系统、雷达摄像头、音响、电机等等,甚至华为门店中也能看到问界的身影,这无疑加速了问界的成长。

本以为到了2023年,问界会一路“高歌猛进”,创造新高的成绩。但没想到,问界的增长态势却戛然而止了,2023年第一季度的销量表现不尽人意,1-3月份累计交付了11659辆新车,这个数据连去年10月份的单月销量都不如。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初问界还进行了一次降价,最高降幅达到3万元,但目前看来毫无助力。

种种现象都在告诉我们,问界汽车卖不太动了!很多人就纳闷了,这是华为光环不好使了吗?不得不承认,问界汽车在去年之所以卖得这么好,就是因为背靠华为这座大山,而余承东也屡次为问界站台,甚至还号称问界M7是一款拥有百万级豪车舒适智能体验的电动车,可问界M7真的有那么优秀吗?

至少从目前来讲,问界M7并非那么完美。尽管这款车拥有着“天花板”一样的车机系统,同时还有着零重力座椅这样的卖点,但总体来讲它的空间设计还是挺不合理的,特别是在第三排座椅上,它的空间显得非常局促,也就是说这款车其实只照顾了第一排与第二排的乘客,对于第三排并未太下功夫。

当然了,即便这款车的第三排不够宽敞,但对于消费者来讲都不是原罪,最让大家失望的或许还是这款车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在去年11月份,中保研曾公布了问界M7的碰撞测试结果,该车在中保研正面偏置25%的碰撞测试中,车身A柱出现明显弯折,且乘员舱的上部空间也发生了入侵,得到了“一般”的评价。而作为对比,诸如理想L9、领克09等车辆在碰撞之后却表现优秀,A柱与B柱完好。

毫无疑问,这次的碰撞测试也让问界M7陷入了质疑之中,虽然后来一位微博认证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工程师的博主回应称:A柱变形≠安全性差,也≠A柱断裂!但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这款车的华为光环已经被无情撞碎了,而他们也意识到,这款对标百万豪车的SUV其实本质还是一款东风车。

本来问界如今的发展就够艰难了,更雪上加霜的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近日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并强调不能使用华为/ 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这就让3月份才换上“HUAWEI”标识的问界打了脸。因为在大众的认知中,问界就是华为的车,如今华为竟然当众打脸不让用HUAWEI标识,这不就是变相要与其撇清关系吗?

尽管目前还不清楚华为是否还会与问界进行深度合作,但如今的情况对于问界而言并不是好事,这不仅会打击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同时也会影响问界的品牌力。而没了华为的问界,注定不会撑得太久。

写在最后

总的来讲,问界一个就是被华为带火的品牌,尤其是鸿蒙座舱的赋能,让问界旗下的车型在同级别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不过要是以后这唯一的优势都没了,那谁又愿意为没有华为的问界买单呢?而对于问界而言,如何进一步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实打实地打造品牌口碑,才是目前最急需的。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言车有徐,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华为汽车为何以失败告终

华为造车到底造还是不造?华为智能汽车方案总裁余承东曾说出过“只帮车企造好车”。这个意思是不是不会自己造车。

华为宣布了和大众的合作,将一起造车,有消息称大众将以数十亿欧元收购华为的自动驾驶团队,当然对此中国大众和华为都没有做出回应。

华为联合小康汽车集团的新品牌AITO推出新车问界M5(下文简称M5)。

合作的首发车款塞力斯SF5(下文简称SF5)发销不过半年,就已面临停销下架的局面。

SF5失败下场的原因,归根结底是销量过低。刚开始发售的时候,各路的行业大佬都力挺新车,华为门店也是门庭若市,余承东甚至还喊出年销500万的豪言,但实际销售情况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乘联会数据显示,SF5销量分别为129辆、204辆、1097辆、507辆、715辆、1117辆、1926辆,共计不足6000辆。

“劳斯莱斯的引擎放到拖拉机上,肯定还是拖拉机,不是劳斯莱斯。”

这是华为已经离职的某位高层管理说的,完全表明了SF5销量失败的原因。

汽车行业的考量维度,对于技术的要求理性且严格。遗憾的是,纵然华为拥有尖端智能技术,仍并不足以弥补合作方——小康集团机械技术方面的短板。

在和华为合作之前,小康汽车可以说在智能汽车方面毫无经验。

随着和华为的合作,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汽车品牌才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

成立金康塞力斯后,发布了首款SF5车型,全年销量只有区区732辆。

无疑这是一次失败的合作,后续不知道华为造车亦或是华为合作车什么时候能再次面世。

文章标签: # 华为 # 问界 #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