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购车指导 购车指导

光速集团_光速汽车招聘信息

tamoadmin 2024-07-05 人已围观

简介1.小鹏汽车已完成8轮融资,为何“钱”来得如此容易?2.如果坐在一辆光速行驶的汽车上,当你打开车前灯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3.以光速开车在打开灯的时候,就会超光速前进吗?4.长城汽车“命悬一线”?自主车企出海突围5.吉利联手奔驰合资成立智马达,国产Smart来了对汽车品牌有点认知的网友应该对宝马品牌不会陌生,就算是汽车小白都应该知道宝马汽车,其实宝马是德国的汽车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跟华晨汽车集团控

1.小鹏汽车已完成8轮融资,为何“钱”来得如此容易?

2.如果坐在一辆光速行驶的汽车上,当你打开车前灯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

3.以光速开车在打开灯的时候,就会超光速前进吗?

4.长城汽车“命悬一线”?自主车企出海突围

5.吉利联手奔驰合资成立智马达,国产Smart来了

光速集团_光速汽车招聘信息

对汽车品牌有点认知的网友应该对宝马品牌不会陌生,就算是汽车小白都应该知道宝马汽车,其实宝马是德国的汽车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跟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出产了华晨宝马,但是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因为经营问题已经正式破产重整,那这是否会影响华晨旗下的宝马汽车呢,旗下的宝马公司将何去何从呢,其实这不需要网友担心,宝马官方已经做出了回应,称增资华晨宝马股份不会受到华晨集团的债务影响,也就是说华晨集团的破产并不会影响宝马汽车的运营。

其实华晨集团的破产不光影响不到宝马,也影响不到跟其他品牌合资的汽车,例如金杯汽车,华晨官方也正式公布过,华晨集团重整不涉及金杯汽车,也就是说,此次华晨集团破产重组只对中华、华颂、华晨雷诺有影响,跟其他旗下品牌汽车都没有关系。

而且宝马还和长城汽车有了新的合作,合资打造了光速汽车公司,主打新能源汽车,而且光速汽车公司已经开始生产宝马mini电动汽车,根据前期的公告,在2020年还会推出紧凑型的suv车型,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想宝马现在应该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光速汽车公司上面吧。

华晨集团旗下总共就有中华、金杯、华颂三个自主品牌,还有华晨宝马、华晨雷诺两个合资品牌,此次华晨集团破产重组事件影响面较小,大家也可以放心的购买华晨宝马,而且在华晨集团重组的时候,国家也会介入管理的,不会让消费者受到侵害,那么你认为此次华晨集团重组能否成功呢,你认为华晨集团旗下的宝马公司是否会更换其他公司合作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小鹏汽车已完成8轮融资,为何“钱”来得如此容易?

连续3年蝉联中国汽车品牌第一,吉利近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品牌眼光也早已从中国投向了全球。

这不,新年才刚刚开始,吉利与梅赛德斯-奔驰就官宣,双方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正式成立,新公司命名为“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升级。

消息一出,网友的关心的留言还真不少,什么“过年买台奔驰,就图个吉利”,“国产smart不是梦”,还有“询问智马达、马自达是什么关系的“,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而说回吉利smart本身,早从2019年2月,吉利收购了戴姆勒9.7%股份,并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后,吉利与奔驰smart的关系就变得相当暧昧。

尽管当时传言更多的是北汽国产smart项目,但耐不住吉利有钱啊,去年3月,吉利再次收购奔驰smart的50%股权,同时双方签订了关于Smart的战略合作协议。

如今合资公司正式成立,关于smart品牌未来的更多信息也被确定,其中就包括全新合资公司“智马达”的全球总部设立在中国宁波杭州湾新区,并将在中国及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

同时,smart将被打造成为一个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将由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

此外,新车会在中国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0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而根据车型开发规划,smart未来产品阵容将扩展到快速增长的紧凑型细分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smart在国内消费者心中有有着不错的形象和独特魅力,但品牌自2000年被戴姆勒集团全面控股以来,其实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为此奔驰一直在考虑smart品牌去留问题。

对于smart品牌来说,吉利的加入不失为一个让其翻身的好机会,毕竟有着沃尔沃的成功经验在前,至少在中国市场国产smart的前景就相当广阔。

最后,在一线豪华品牌与国内车企合资这条路上,“智马达汽车”也不孤单,更早一点长城与宝马合资成立了“光速汽车”,同样生产电动化Mini车型,二者说是针尖对麦芒,也让接下来的新能源市场充满期待和挑战带来变革和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如果坐在一辆光速行驶的汽车上,当你打开车前灯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

开头先澄清一个问题,题主所提的Q币到账,难道是暗指腾讯资本吗?但据我所知,实际上,腾讯资本并没有投资小鹏汽车,目前已知的,腾讯投资的汽车,一个是蔚来,一个是威马,至于小鹏汽车的投资方,也在BAT里面,那就是阿里巴。

说起小鹏汽车,的确,若以融资表现来说的话,小鹏汽车的确位列前茅,根据已经公开的信息,小鹏汽车迄今已累计完成8轮融资,共获得了约168亿元的资金支持,但是即便如此,小鹏汽车的财务目前依旧紧张,或者直白地讲,小鹏汽车目前依旧处于亏损状态,这也是当前众多造车新势力共同的命运和困境。

接下来,我们把小鹏汽车这几次重要融资事件进行一个盘点,不过以下信息主要来自网络上的数据,如有纰漏,敬请谅解。首先是在2015年4月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微光创投、紫牛基金等,融资额度是数千万元,这是唯一一次没有公布具体数据的融资。接下来,在2016年3月,小鹏汽车开启了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小米的雷军、俞永福、李学凌、傅盛、腾讯前高管吴霄光、经纬创投张颖等,这一次的融资额是4200万元。

然后是在2017年5月,神州优车产业基金等为小鹏出资22亿元,这是真正意义上的A轮融资。在此之后,同年12月份,小鹏汽车又进行了A+轮融资,不过,这一次既没有公布融资额,也没有公布投资方。2017年12月底,小鹏汽车宣布结束A0、A1、A2三轮A+轮融资,除阿里巴巴集团和何小鹏本人之外,纪源资本、晨兴资本、IDG资本、经纬创投、顺为资本和光速创投等专业投资机构都在投资者名单中。

再之后,就是在2018年2月,小鹏汽车完成总额22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并获得阿里巴巴集团、富士康和IDG资本的联合领投支持。同年8月,小鹏汽车完成签约总额40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融资方包括春华资本、晨兴资本以及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同时,除了多家老股东持续投资外,高瓴资本、K11、钟鼎创投等投资方也首次注资小鹏汽车。B+轮融资协议完成后,小鹏汽车整个B轮融资达到62亿元人民币,累计融资额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而此时的小鹏汽车估值已经达到近250亿元人民币。

而最近的一次融资是在2019年11月,小鹏汽车完成C轮融资,总融资金额为4亿美元(约合28亿人民币),投资人既有新晋战略和财务投资者,也有现有股东加持,其中小米集团成为小鹏汽车引入的新晋战略投资伙伴,何小鹏本人也在A、B轮基础上再次加持。完成C轮融资之后,小鹏汽车累计融资总额达到168亿元,而小鹏汽车的估值也达到了280亿元。

小鹏汽车为何能有此能力,除了新势力造车本身的热度之外,何小鹏本人的“朋友圈”也相当重要,要知道,其背后站着诸如阿里巴巴、雷军等知名人物,而且何小鹏本人也是挺能折腾的人,UC的成功就可以看,对于汽车,何小鹏同样全身心投入,这样的企业***值得尊敬和支持。

本文为汽车观察家原创,如有抄袭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运营人员:凌萧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光速开车在打开灯的时候,就会超光速前进吗?

光还是照样射出去,因为你的车已经达到光速,发出的光以你的车为参照物来说是静止的,所以光会照常射出去,这和飞机在目标前方就开始投弹是一样的道理,按照爱因斯坦相对论,光相对于任何参照系都应该当时光速的。所以当你打开车前灯时并不意味着你的车能追赶的上前面的光,这光束相对于你车仍然是光速,所以你仍然会看到光束的. 按照爱因斯坦相对论,光相对于任何参照系都应该当时光速的。所以当你打开车前灯时并不意味着你的车能追赶的上前面的光,这光束相对于你车仍然是光速,所以你仍然会看到光束的. 大概会穿梭时空鸟。。。 按照爱因斯坦相对论,光相对于任何参照系都应该当时光速的。所以当你打开车前灯时并不意味着你的车能追赶的上前面的光,这光束相对于你车仍然是光速,所以你仍然会看到光束的

长城汽车“命悬一线”?自主车企出海突围

这是不可能的。首先大家都清楚什么是光速,即指光波或电磁波在真空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发现的自然界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其速度大约为3亿米/秒,这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真空中的光速一秒钟可以绕地球7周半,这样看来这个问题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超光速即速度大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首先汽车要达到这样的速度是不可能的,汽车是个大物体,要想给他提供足够大的能量是不可能的,而且汽车行驶过程中要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空气的阻力,这两种力都是对能量的消耗,也就是说给汽车提供的能量利用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一百。就是不消耗能量都无法做到超光速行驶,何况是存在着能量消耗呢。超光速只有在实验室才能达到,在微观情况下,在一个加速箱中对粒子加速,使其自旋超过5,这样的粒子才能超过光速。

对于超光速的研究各国都在展开。2011年9月22日,意大利的一位物理学家在OPERA实验中发现了一种超过光速的粒子,如果实验的正确性毋庸置疑的话,那么爱因斯坦的一些相关理论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最后发现是由于技术测量失误导致的,最后该实验室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公开道歉了。由此可见要想使微观中的粒子达到光速都是极其不容易的事情,何况是汽车这样宏观中的大物体。

最后就算汽车可以达到光速行驶,那人们怎么控制方向,毕竟光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不控制方向或者说来不及控制方向这样全球的交通会乱成什么样子,人们就不敢坐这样的汽车了,生命可是比其他什么东西都更加珍贵的。

吉利联手奔驰合资成立智马达,国产Smart来了

作者:郝秋慧、编辑:张宇喆

核心观点:

1、魏建军认为,中国汽车有重大的市场机会和市场空间,应当走出国门,拓展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2、面对“命悬一线”的处境,中国自主车企正在遭受巨变,或许出海是一条新的生命线。

3、中国自主车企可通过国际化布局,跨越S型增长曲线,在国际市场中寻得新蓝海。

时值长城汽车三十而立之年,董事长魏建军毫不讳言:“长城汽车,命悬一线。”

一家企业度过了半个甲子,迎来了第30个生日,本该值得庆贺。掌舵人却没有成功的感言,只有一句直击灵魂的拷问:“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

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8.2%。在凛冽的车市环境下,长城汽车虽然以106万的销量同比增长0.69%,以小幅增长跑赢大盘,但2020年的考验更为严峻。

7月8日,长城汽车发布上半年销量数据,1-6月新车累计销售39.5万辆,同比下跌近20%,仅完成全年目标的38.7%。在大环境的冲击下,难有车企独善其身。魏建军此时提出,要用三十年的积淀,去迎接此刻的巨变,“在企业命悬一线的时候,把自己的命,也悬在上面。”

魏建军这位“保定车神”,仍有当年接手长城工业公司(长城汽车前身)时的魄力,敢在企业30周年之际说道:“如果我们还看不到颠覆性的变化,那被颠覆的,一定是我们。”可见魏建军要带领长城汽车做出改变的勇气。

而改变的第一步,便是魏建军提出的全球化战略。“全球化是中国汽车企业的唯一出路,我们一定要走出去,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国外。”截至目前,长城皮卡已连续22年保持国内、出口销量双第一,全球保有量超过160万辆。

2019年,长城汽车海外新车销量达6.5万,同比增长38.68%。同年,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正式竣工投产,为中国汽车品牌海外首个全工艺独资制造工厂。

长城汽车在海外的表现,也让魏建军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品牌出海路线,并在30周年时提出:“走向全球的,将不仅是产品,不仅是价值,更是新的价值观。”

在亿欧汽车看来,“居危思变”的不仅是长城汽车,更是中国自主车企。面对“命悬一线”的处境,中国自主车企如何“迎接巨变”,或许出海是一条新的生命线。

出海,必然之举

“在中国第一不是第一,如果在世界级舞台上取得第一才是真正的第一。”一位曾在自主车企担任高管的业内人士告诉亿欧汽车。

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据世界汽车工业国际协会统计,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达2576.9万辆,占全球销量比重接近30%,但中国汽车出口为122万辆,占中国汽车销量仅有4.7%。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受特斯拉、Waymo等新兴科技企业的冲击,全球车企正在积极寻求转型,逐步撕掉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标签,向科技出行服务商迈进。而对中国自主车企而言,“用市场换技术”的时代已经过去,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唯有实力方可安身立命,只有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才是真正的实力派。

亿欧汽车曾在《2020中国自主车企出海价值研究报告》提到,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自主车企已具备一定的核心实力,需要在已有市场基础上,去探索如何成为国际顶级车企。而出海是中国自主车企向顶级国际车企迈进的一个必然之举。

中国自主车企在全球市场中已开始掌握主动权。2019年11月29日,长城汽车宣布与宝马集团达成合作,双方分别持股50%,合资成立光速汽车,并将落户江苏张家港,产能规划16万辆。

不久后,2020年1月8日,作为戴姆勒集团第一大股东的吉利集团宣布,与戴姆勒集团成立新smart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将smart全球总部落户浙江宁波。

这两项合作均是在中国宣布放开外资股比限制后达成的。

中国自主车企不仅赢得了与国际豪华汽车品牌的平等合作,更在资本层面的深度合作中逐步具有话语权。“中国车企要想做到顶级,必须要跟国际车企平等对话,在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互动交流。”一位业内人士对亿欧汽车表示。

目前,中国自主车企的出海情况与国际巨头有较大差距。但面对日渐成熟的世界汽车环境,中国自主车企在出海之路上已初具章法,越发稳健,前景可期。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美东时间7月13日,成立仅17年的特斯拉市值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把成立83年的传统汽车制造商丰田甩在身后,打破了人们对车企的固有定义,一如苹果对手机界的冲击。

受特斯拉等新兴车企的影响,全球车企皆在寻求技术、资本与资源的协同发展。同时,在特斯拉横行全球车市的同时,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也已不再局限于本土,而是将战火延伸到了全球市场。

面对国际化车企的对抗,中国自主车企正在通过“新四化”转型迎击,但这一转型亟需借助出海之路,加快自身产品和品牌升级。而在出海道路上,中国车企需要学习特斯拉模式,寻求新兴业务增长点,讲好资本新故事,推动自主品牌进行全球化发展。

世界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繁多,中国车市亦在发生改变。

自2018年开始,全球的新车销量呈下降趋势,中国汽车市场遭遇28年以来的首次下跌,汽车市场面临转折点,增量市场开始向存量市场转变,车企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2020年,突发的全球性疫情令全球大型车企陷入瘫痪,停产停工已是常态。

由于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市场,产业链完善且本土化高,加上政府管控得力,2020年4月起,中国自主车企已开始全面复工。5月份,中国乘用车市场出现回升,是全球鲜有的增长性汽车市场之一。

亿欧汽车认为,中国自主车企应抓住时间窗口,顺应新四化趋势,积极尝试创新性探索,利用中国自主车企的整合优势,提升以产品技术为核心的竞争力,为自身出海打造坚实的跳板。

同时,全球汽车产业处于新旧动能转型期。为寻求增长的第二曲线,出海成为了中国自主车企转型发展的一个必要步骤。

“一个有价值的品牌一定是国际化的。”魏建军坦言,中国汽车在技术研发、产品品质等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在智能化、网联化、清洁化方面的创新,已具备了相当优势,“我们要做的,是走出国门,拓展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在全球汽车业发生巨变之时,中国自主车企不仅要拥抱科技,更要拥抱世界,伺机而动、迎难而上,才能在全球化市场的竞争中有出线的可能。

中国自主车企的出海意识正在觉醒。其中2019年入围《财富》500强的六家中国车企,如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集团等近年来在海外研发、投资、建厂、收购等动作频频。这些车企还在战略层面重提“国际化”,着重强调从产品出海转为技术、标准、管理和服务输出,肯定了出海是步入世界一流车企队伍的重要途径。

开拓出海之路,拥抱全球化,对中国自主车企而言,是一次长期价值投资。其可通过国际化布局,找到新兴业务增长点,跨越S型增长曲线,在国际市场中寻得新蓝海,以实现二次增长。

附:7月6日,亿欧汽车发布《寻找第二增长曲线——?2020中国自主车企出海价值研究报告》,通过研究自主车企的创新核心战略作为切入点,探究其出海的价值与意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本文编辑:

2020年1月8日,近日,奔驰和吉利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电动smart,奔驰主要负责设计,吉利则主要负责研发,双方各出资27亿元,将共同致力于把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

另外,合资公司由佟湘北任职smart合资公司全球CEO,他将统筹smart品牌销售、市场营销、研发、生产和售后等所有业务运营。他在汽车行业拥有超过20年的从业经验,曾在中国和美国等地多个世界级汽车公司任职。

全球总部设在中国宁波杭州湾新区,在中国及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将由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双方将在研发、制造和供应链等领域发挥协同效应。

根据规划,新车型将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

其实,在一线豪华品牌与国内车企合资这条路上,“智马达汽车”也不孤单,更早一点长城与宝马合资成立了“光速汽车”,同样生产电动化Mini车型,二者说是针尖对麦芒,也让接下来的新能源市场充满期待和挑战带来变革和期待。

那么问题来了,你们喜欢国产后的smart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章标签: # 汽车 # 中国 # 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