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购车指导 购车指导

特斯拉有安全隐患吗_特斯拉安全性怎样,会失控吗

tamoadmin 2024-06-10 人已围观

简介1.特斯拉隐瞒这个缺陷8年之久,自燃并不是意外事故2.特斯拉存在意外加速隐患,或波及50万辆车,官方已介入调查3.Model X失控致2死6伤,特斯拉疑有严重安全隐患,呼吁立即召回4.特斯拉存安全漏洞,黑客几分钟开走Model X安全性不佳,2019年4月21日发生的“上海特斯拉自燃事件”引起了各界巨大反响。为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接连发布四篇文章,就此次自燃事件的现场情况,电池、续航与

1.特斯拉隐瞒这个缺陷8年之久,自燃并不是意外事故

2.特斯拉存在意外加速隐患,或波及50万辆车,官方已介入调查

3.Model X失控致2死6伤,特斯拉疑有严重安全隐患,呼吁立即召回

4.特斯拉存安全漏洞,黑客几分钟开走Model X

特斯拉有安全隐患吗_特斯拉安全性怎样,会失控吗

安全性不佳,2019年4月21日发生的“上海特斯拉自燃事件”引起了各界巨大反响。为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接连发布四篇文章,就此次自燃事件的现场情况,电池、续航与自燃的关系、何时给出官方解释以及保险赔付问题等连续发问。

商用车电池与乘用车电池的技术路线不同。目前,纯电动商用车使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而乘用车产品为了满足用户高速度,强续航等需求,大多选用了三元材料电池,在电池配置上更趋向于对高能量,高密度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安全风险。

扩展资料

目前尚未有正式的行业报告可以明确表明磷酸铁锂电池比三元电池更安全。这主要是现阶段在国内外,新能源商用车的数量尚不足以形成报告所需的数据量。磷酸铁锂电池目前给行业的“安全”印象,源于没有发生此类事故,而现在就何种电池更加安全下结论为时尚早。

目前,商用车企业、终端及用户对于“上海特斯拉自燃事件”,大都持“不会产生消极影响”的看法。而行业专家对于纯电动产品的未来则持谨慎态度……当然,一切还有待市场检验,不过“特斯拉自燃事件”的确为纯电动汽车和新能源车的健康发展敲响了警钟。

人民网-"特斯拉自燃"五问:纯电动商用车是不是安全

特斯拉隐瞒这个缺陷8年之久,自燃并不是意外事故

易车讯 日前,特斯拉Cybersquad for Kids儿童电动摩托车因为不满足安全规定,已被其生产方Radio Flyer公司召回。同时,该公司发现在一起事故中,一名女士和儿童在驾驶Cybersquad for Kids时侧翻,女士肩膀受到了轻伤。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款产品原本只允许单人驾驶。

根据数据显示,这款儿童电动摩托的总销量为5000台,在特斯拉官网的售价为1900美元,在上架之初遭到了疯抢,甚至出现了加价数倍转让的情况。

近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调查发现,该车型违反了针对儿童制定的全地形(ATV)的联邦安全规定,该机构认为,其车型有两大重要安全隐患,具体为机械悬挂和最大胎压不足。除此之外,该车型还缺乏经过认证的ATV行动计划,它具体列出了在美国制造、进口、销售或分销全地形车所需的安全标准。

外观参考对照Cybertruck皮卡

在外观方面,该车借鉴了自家Cybertruck皮卡的元素,有一种浓郁的赛博朋克风格,这款四轮全地形车(ATV)配备了软垫座椅、全钢车架以及可调的悬挂系统,并配有LED灯条和后盘式制动,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在动力方面,该车型内置了锂离子电池,成本相比同级“玩具”要更高。5小时可将电池充满,最高续航为15英里(约24公里左右),其速度设定上有低速和高速两种模式,具体在低速模式下最高时速为8km/h,高速模式下最高时速为16km/h,父母们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年龄来调整相应的行驶速度,看来老司机要从娃娃抓起。

根据易车App“热度榜”显示的数据,特斯拉汽车在新能源热度中排名第2位,日均关注度为17.67万。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特斯拉存在意外加速隐患,或波及50万辆车,官方已介入调查

近日,从网上爆出一条消息,一封特斯拉被泄露的内部电子邮件显示,早在2012年,特斯拉官方就已经察觉到Model S的电池冷却装置设计有缺陷。

有可能会导致因为短路而引起火灾的隐患,但是为了企业的形象,不能影响到销量,所以官方并没有选择集体召回,选择了无视。

主要的问题是冷却盘管末端采用了弱铝制成的,在某些情况下,末端接头的雄部和母部铜焊处会形成细小的针孔,而这种针孔将会导致车辆电池短路,还会在电池内部留下易燃残留物,留下火灾等隐患。所以近期频频出现特斯拉自燃事故,并不是一个偶然的意外事故,而是原本就有设计上的隐患。

虽然特斯拉曾委托了三家专业机构去调查Model S的电池冷却系统,但是在得到有缺陷的报告后,并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而是放任不管,选择忽视,继续生产该车型,觉得不会影响整体质量产品力,搏一搏。

从离职员工得到的消息,因为急需完成生产目标,公司要求员工强行把不匹配的端头配件强行接合在一起,这就埋下了一些隐患。

有将近15.9万辆车在使用这个有问题的部件,覆盖面从2012到2018年,隐藏了足足8年之久,根据JD Power发布的全球新车质量年度研究,特斯拉排名垫底,每 100 辆车就出现 250 个问题。

更滑稽的是由于不符合调查标准,特斯拉连正式排名都没有。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股价已经突破了1000美元,创下了 历史 新高的1027.48美元/股,公司总市值高达1900亿美元,超过了丰田,一举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

因为特斯拉频频曝出质量问题,也直接导致了股价大幅下滑,截止6月26日,特斯拉股价收跌2.66%,报959.74美元,最新市值为1779亿美元。

这些质量问题的出现,没有影响到它的销量,今年一季度,生产量10.3万辆,交付8.84万辆,同比增长14%,营业收入就有60亿美元,还同比增长了31%。

净利润为1600万美元,同比增幅为102.28%,增幅惊人!

在交付量上,特斯拉是遥遥领先各个电动车大佬,在电动车市场上,占领了豪华车和中级车,在局面大好势头下,质量问题也成了它的绊脚石。

Model X失控致2死6伤,特斯拉疑有严重安全隐患,呼吁立即召回

近日,春风得意的特斯拉,再次面临安全隐患质疑。

1月20日消息,有外媒报道,加利福尼亚州普莱森顿警方称,一辆超速行驶的特斯拉在星期六晚上撞毁并起火,一男子在车祸中丧生。

当时这辆特斯拉汽车在Hacienda向南行驶时,司机似乎失去了控制,导致与交通信号灯和水泥墙相撞。这个十字路口关闭了几个小时。

警方称,特斯拉汽车在这起事故中没有启动司机辅助驾驶模式。这种辅助系统Autopilot被指责为许多车祸的罪魁祸首,包括司机在睡觉或看视频时让汽车处于自动驾驶状态,以及意外的转向或车道改变等。

就在上周,美国高速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出面介入一宗集体请愿事件。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于当地时间1月17日表示,将开始审查一份来自独立投资者Brian?Sparks的请愿书,该请愿书声称特斯拉汽车存在意外加速隐患,可能波及50万辆特斯拉汽车。

投诉报告称,当车主试图将特斯拉车辆停在车库或路边时,这些车辆会突然加速,如果发生在交通行驶过程中或使用驾驶辅助系统时,就会导致撞车事故。

该请愿书援引许多媒体关于特斯拉电动汽车意外加速造成撞车的报道,包含127起投诉报告,涉及123辆特斯拉汽车和110起撞车事故,52人受伤。

据称,这些车主们的诉求是特斯拉召回全部Model车型。

一名车主称,其2015款特斯拉Model?S?85D在关闭并锁定的情况下,车辆开始突然加速,撞上了一辆停着的汽车。

另一位车主称,他驾驶特斯拉汽车接近车库门时,车辆突然向前加速,连续撞毁了两个车库门,直到撞到水泥墙才停下来。

事实上,此前就有多起意外加速投诉,但特斯拉的结论均为司机操作不当。

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韩国影视演员孙志昌(Son?Ji?Chang)曾于?2017?年投诉特斯拉的意外加速问题。

孙志昌的?Model?X?SUV?突然自发全功率加速,撞破了车库墙壁,直接撞进了客厅。

他认为,特斯拉产品的可靠性低、设计存在疏忽,要求进行赔偿。

迪士尼**《阿拉丁》中的主演梅纳·马苏德?(Mena?Massoud)?也曾起诉特斯拉,声称在?2018?年洛杉矶好莱坞大道撞车事故中的?Model?3?有缺陷。他的?Model?3?刹车失灵,方向盘被锁住,撞到了一棵树上。

根据公共数据库tesladeaths.com统计,2019年,全球范围,因涉及特斯拉而致死交通事故的人数就达到50人,这一数字创下新高。

再说几句

特斯拉在中国,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但在它的老家,情况完全两样,其产品在美国的销量开始出现了大幅下跌。

据外媒报道称,2019年4季度,特斯拉在美国的电动车销量为56525辆,同比下跌了27%。

其中,Model?3销量为47275辆,同比下跌23.3%;Model?X销量为5500辆,同比下跌35.5%;Model?S销量为3750辆,同比下跌49%。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存安全漏洞,黑客几分钟开走Model X

9月5日,四川省南充市一辆特斯拉Model?X,在富民街突然高速行驶,撞翻多辆汽车并撞倒数名行人,最终导致2人死亡6人受伤。

场面过于惨烈,车聚君不再放视频与了。

当日,南充交警一大队在官方微博证实了此事,并通报:

驾驶员刘某(女,51岁)已被警方控制,初步检测,排除酒驾、毒驾嫌疑,事故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一、为何当天就能确定车辆没问题?

很快,认证为@特斯拉客户支持?的账号在一条微博的评论区回复:

特斯拉高度重视此事,已派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根据对车辆数据的分析,显示车辆没有发生故障。

值得注意的是,该账号并没有在自己的微博正文中刊发这个说明。

看到这条回复,有网友表示:这就开始甩锅了?

还有网友表示:特斯拉自己去检测会有故障吗?

车聚君想到的是:这么严重的问题,特斯拉当天去,当天就证实车辆没有问题么?车辆数据是如何拿到的?不应该封存在警方处吗?车辆没有发生故障的依据是什么?分析验证过程有无得到任何第三方监督与认可?

作为对比,我们先回顾一下温州陈先生的案例。

8月12日晚,陈先生开一辆Model?3回家,在小区停车场前100米,车辆突然失控,导致严重事故。他本人被抢救了7小时,才捡回一条性命。

8月18日,特斯拉派人来取陈先生的车辆数据,称要送交总部检测。陈先生不放心,坚持让交警把原始数据存于第三方,特斯拉从第三方拷走数据。

8月20日,特斯拉的售后人员才第一次去医院探望陈先生。

从这个案例看出,首先,特斯拉更关心车辆数据,而不是经历生死的用户。其次,事故车的车辆数据解析有相当难度,需送交特斯拉总部分析。

如今,温州事件过去半个多月了,依然没有下文。在南充事件中,为何工作人员当天就能得出结论?这次不需要总部检测了?

二、3个月6起失控,全是用户问题?

为方便理解,车聚君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了近期特斯拉的失控事件。

从公开报道可看出:三个多月,特斯拉接连发生了6起疑似失控事件。按特斯拉的说法,这些都是用户操作失误造成。

特别是南充事件中,一些力挺特斯拉的网友,更是发出了大量刘女士穿高跟鞋的照片。言外之意,事故由车主违法驾驶造成,车辆并无问题。

车聚君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现行的2011版,并未发现有关穿鞋的规定。

交规在各地实施中,会有不同。如浙江省规定:驾驶人不得赤脚、穿拖鞋或者穿高跟鞋驾驶机动车。南京市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穿拖鞋、穿跟高四厘米以上高跟鞋或者赤脚。违反规定一般会被扣2分,罚款50元。

但在四川省和南充市的地方规定中,均无关于高跟鞋的明文规定。

刘女士穿高跟鞋驾驶Model?X肯定会增加风险,但是否违法尚不能确定。警方的通报中,也未提及该行为。

因此,南充事件中把责任完全推给高跟鞋,目前看不能成立。进一步结论需待警方公布事故认定书,或第三方发布鉴定结果。

那么在前五起Model?3的失控事件中,车主有什么过失呢?

从目前的官方信息看,车主们均排除了酒驾、毒驾、疲劳驾驶嫌疑,也未见精神异常等情况。

那么是特斯拉车主驾驶水平普通太低,还是它的加速踏板与刹车踏板太容易让人混淆?Model?3已经开售一年多,为何在最近三个月集中爆发失控?

一位读者质疑:一个事故可能是踩错踏板,已经不止一起了,不可能每个人都踩错踏板吧?

事实上,杭州赵女士的问题车辆,从店方取回时,由一位修车行的专业人士驾驶,同样出现了三次无故加速的情况。幸好赵女士有一个对照组参考,否则很可能一种舆论会认为是“女司机不会开车”。

南昌的陈先生、北京的马先生、温州的陈先生都是多年老司机,而且买特斯拉的车主一般家里都有几部车,不太可能犯下油门刹车混淆的错误。

修车师傅和老司机都踩错刹车,而且三个月发生6起,这在其它品牌中闻所未闻。难道都是用户的错?

三、事发时,所有用户都没踩刹车?

特斯拉坚称:对,都是用户的问题。比如,他们这样答复南昌的陈先生:

"我们后台的数据显示,碰撞发生前几分钟,系统没有监测到驾驶员踩过刹车踏板,而是有踩下加速踏板的动作。"

陈先生气愤的回应:

"我一直在尝试深踩刹车,但如果是刹车失灵了,那怎么监测有没有踩下刹车的动作?"

这是一个很好的回答。

好比,一家酒店发生了命案,酒店回应:我们的监控视频并没有记录到任何犯罪行为,反而有被害人正常出入的镜头。所以,酒店没任何责任。--可如果你的监控有盲区呢?或者你的监控被黑了呢?

因为我没有记录到,所以等于没发生。

这相当于拿自己的错误和失职,来给受害者第二次伤害。堪称神仙逻辑。

事实上,一位杨姓车主的公开发言,驳斥了特斯拉的神逻辑。

“我亲身经历过,是系统卡死造成的。当时我开自动驾驶在高速上行驶,遇到前方堵车,踩刹车想取消自动驾驶,发现踩车没反应,取消自动驾驶也取消不了。这时候我急忙双手按住方向盘两边的滚轮重启系统,在屏幕暗下去的时候踩刹车有用了。后来致电特斯拉,他们也说后台数据显示我没踩刹车(实际是系统卡住后台接不到信号)。”

这位车主的经历,可以证实以下几点:

▎特斯拉在某些情况下,确实会刹车失灵;

▎重启系统可以恢复刹车,说明它的刹车是电控优先;

▎在刹车失灵时,特斯拉后台是收不到刹车信号的。

因此,特斯拉声称后台没有发现刹车信号,不代表用户一定没踩刹车。

事实上,一年多前上海一起Model?S失控案例,可以反驳特斯拉的“车主未踩刹车”言论。

监控显示,这辆Model?S在向前冲时,也仍然亮着刹车灯。车主陈先生表示,他从头到尾都在踩着刹车,但车子还是以150km/h的时速飞进了河里。

幸好现场有监控,否则这位特斯拉车主也是百口莫辩了。

四、是「电控优先」还是「刹车优先」?

其实,关于特斯拉车辆有可能突然失控的争议,存在很长时间了。

上表是车聚君根据国内外公开报道、用户群反馈整理的特斯拉失速事件,时间线涵盖2016中至2019年中。其中2018年5月8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起Model?S突然失控事件,还造成了2死1伤。

中国的常熟、上海、杭州,也有类似案例被批露。

其实,这都是冰山一角。

2020年1月,美国交通下属的NHTSA,收到127位消费者发起的请愿书,列举了110起由特斯拉车辆突然加速(Sudden?Unintended?Acceleration)造成的事故,共造成52人受伤。

车聚君摘录两个案例:

2018年12月,内华达州一居民在三个月内经历了两次突然加速。当时,他开一辆2017年的Model?S,正在慢慢驶入停车场,突然遭遇了“无法控制的加速(uncontrollable?acceleration)”,事故导致他肋骨断裂和18,000美元的财损。

2019年11月,加州一位2015年的Model?S车主称,他的车在自动辅助驾驶状态下,突然毫无征兆的加速,以105-113公里的时速在高速上行驶了30分钟。最后追尾其它车辆才停下,安全气囊随后打开。

特斯拉对此矢口否认,称它的车辆不存在突然加速情况。

它的观点是,该请愿书是一名做空特斯拉股价的投资人策划,而且特斯拉车辆有三个内置安全装置来防止意外加速。例如,同时踩下刹车踏板和加速踏板,那么电机将不会工作,车辆会停下。

车聚君觉得,做空特斯拉的人肯定有。但一个投资人能召集到127名车主进行集体投诉,真要花不少力气。而且,就算有商业目的,也并不妨碍这110起失控案例的真实性。

好比,Muddy?Waters针对瑞幸咖啡发布了89页做空报告。前者当然有目的性,但不妨碍报告的真实性。最终结果大家看到了。

另外,特斯拉的「防错设计」是在刹车起作用的情况下,可实现「刹车优先」,这也是绝大部分车企的标准设计。但问题是,如果刹车失灵了呢?系统收不到刹车信号,它如何执行「刹车优先」的设定呢?

一个关键点在于,它的刹车系统很可能是「电控优先」。

在杨先生的案例中,包括车机在内的整个系统死机,刹车和Autopilot均失去控制,随着系统重启,刹车才恢复作用。那在宕机期间,刹车如何优先呢?

刹车好比皇太子,其它子系统好比阿哥,当发生冲突时肯定是听皇太子的。但是,如果皇太子在某一时刻突然昏迷,那么其它阿哥自然就各行其事了,甚至趁机兴兵作乱,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特斯拉说的「刹车优先」也不一定100%有效。

比如上海陈先生的Model?S案例,他的刹车灯是亮的,说明系统收到了刹车信号,但还是冲到了河里。这好比,这时皇太子仍是清醒的,但他发出的命令已经没人听了。这仍然是全面电子化的锅。

有意思的是,特斯拉的皇太子,在发病时,可能一会儿清醒,一会儿昏迷。

比如杭州赵女士的案例。一开始刹车不起作用,后来靠蹭墙,以及不断拼命踩刹车,才把车停下。就是说,刹车起初失效,但最后突然又有效了。这也是赵女士,后来无法说清楚的原因:因为店方说,你不是说我们车刹车失灵吗?最后不还是靠你踩刹车停下的?

至于,特斯拉这位疑似患了癫痫的皇太子,为何发病?何时发病?如何治好?没人知道。

特斯拉回应南昌事件时,最后一句话耐人寻味:刹车失灵的可能性非常小。那就是,还是有一定可能性了?

那么,那个可能性是什么?

五、远程遥控什么鬼?为何删用户数据?

我们先来看一个搞笑又可怕的案例。

2020年8月21日,一位知名媒体人收到一位特斯拉车主的投稿,后者称他在自己的APP上找不到自己的车了,离奇的是出现了5辆远在欧洲的车。

“车主可以远程查看这5辆车的所有信息,并能远程遥控......”

看到了吗,各位?特斯拉的普通用户,无意间就可以阴差阳错的控制万里之外的其它特斯拉车辆!

那么,如果有人有意去这样做呢?

不出所料,特斯拉并没有给那位满脸问号的中国车主一个答复。那么,我们不得不联想:这三个月来,连续发生的数起Model?3失控事件,是否和特斯拉的软件系统紊乱有关?

比如,多数失控车辆都是在低速时,突然极速前进--速度在120-150km/h,而且车速到达顶峰后以一种绝对匀速前进。比如南昌车主一直以127km/h前行,8公里没有任何变化。请问,任何一个正常人类在闹市区能开出这样的结果吗?让一个老司机盯着时速表也开不出这样的匀速吧?

更何况,当时他还要面对逆行、躲闪、闯红灯、撞土堆等一系列高难操作,他的内心得强大到什么程度才能让右脚稳定的踩在加速踏板上?说他把电门踩到底不动也不对,这辆进口Model?3的极速是261km/h。说他用了Autopilot也不对,事后证实他没有开启该功能。而127km/h,正是他之前跑高速时,设定的最高限速。

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很可能都是机器行为。

而车主当时唯一能控制的,可能就是转向了。你很难想像这些车主在那一时刻的绝望。南昌的陈先生当天刚送完儿子上学,他怎么也想不到会有8公里的生死时速,让他在生死间做抉择。不幸中的万幸是,20年驾龄的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土堆,以一种自杀的方式,高速撞上去了。

可惜,南充的刘女士没那么幸运。

她当时的位置是一条很窄的商贸街,店铺林立,车水马龙。我们无法想像她当时的绝望,可以肯定的是她今生留下了开车的阴影。如果有机会采访,她大概最后悔两件事:一是穿了高跟鞋,二是买了特斯拉Model?X。

这并不好笑,也不是美国科幻**,它就真真实实发生在2020年这个魔幻的夏天。

另一个魔幻的地方在于,特斯拉在悄悄删除用户的数据。

另一位知名媒体人,近期也在微博上爆料:有特斯拉车主反应,他们的车也有刹车失灵、挂倒挡前进的现象!

更可怕的是,特斯拉把这几位车主行车记录仪中的相关数据给抹掉了,抹掉了,抹掉了。这跟前述几起案例,如出一辙。

比如,杭州的赵女士、南昌的陈先生、北京的马先生,他们的相关数据也都被特斯拉工作人员悄悄删除了。

为什么呢?

如果真如特斯拉所说,后台数据显示都是车主操作失误,那么相关数据应该对特斯拉有利,它应该好好保存下来啊?为啥要从云端把宝贵的数据抹去呢?而且,这些案件已经涉及公共安全了,不是谁想删就能私自删除的。有可能涉嫌侵犯用户财产权、以及妨碍司法公正。

难道,它想掩盖什么真相吗?

据报道,目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均已派人至南昌当地参与事故调查。相信,他们也会同时派人到温州、南充调查。

那么,车聚君给这些专家提个美芹之献:

▎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各地方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中心、以及相关企业,都有新能源车辆的实时运行数据、历史数据。理论上,是层层上报,实时上传。如果车企擅自删除了相关数据,可以在地方和国家平台找一下原始数据。

▎按照国标要求,发生三级故障报警应有信息上报和故障处理追溯信息上报。信息包括不限于:位置、车速、里程、充电状态、电机信息等等,可以详细检查一下特斯拉的上报记录。

▎抓紧保护、拷贝南充的车辆原始数据。以往,特斯拉以“数据只能由特斯拉机器读取”为由,取走原始数据,带来证据完整性的风险。而且,上次温州失控事件中,特斯拉事发一周后才去现场取数据,而南充事件中当天就赶到现场,并快速声称车辆没问题。所以,更要注意数据的安全性。无论如何,温州陈先生还有一份原始数据,保留在第三方技术中心。

即使,特斯拉删除了云端数据,工作组对照车端数据,也能找出蛛丝马迹。

车聚小结

特斯拉“失控门”的真相,可能比我们看到的还要严重。因为涉及面广、危险性强、又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比如,小编的Model?S就有过挂R挡向前冲的情况,很心慌。

我们尊重它作为一个伟大的科技企业,带给全世界的颠覆性创新。但在考虑诗和火星时,我们也要活在当下,切实解决车辆的安全性问题。

事实上,特斯拉的种种表现已经符合了《召回管理条例》的特征,不管什么理由,应尽早召回相关产品,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北京店能以“进店升级”的名义为马先生的Model?3偷偷摸摸更换新电机,说明它至少知道一部分故障原因。那,先从光明正大的召回电机开始吧。

期待,国家联合工作组能早日给出权威、公正、合理的答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曾几何时,汽车还只是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如今,它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越来越智能的汽车,实现了我们曾经无法想象的诸多功能,这其中,最让我们期待的无疑是自动驾驶。

然而,随着智能汽车的普及,其安全问题越来越备受人们关注。

汽车智能化加速,安全隐患日益凸显

伴随着汽车智能化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应用在满足人们日常驾驶体验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为其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

这其中,隐私泄露最为常见。在我们实际用车过程中,汽车上的GPS会记录你的行踪,车内摄像头可以拍摄你的图像,麦克风也在收录你的声音。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将会被车联网默默记录在案。平时小心谨慎地守护着自己的隐私,在智能汽车时代,却一股脑地被“剥开”。

不过相较于隐私泄露,其实,智能化时代下如何保障车辆及人员安全才应该是首要攻克的难题。因为,我们曾经担心的问题,如今早已成为了现实。

近日,一名黑客针对特斯拉汽车成功开发了一种新的密钥克隆中继攻击,并且在一辆特斯拉Model?X上进行了演示。整个过程用不了五分钟,一辆价值七十多万的车,就这样被别人给开跑了。

或许会庆幸这只是一个演示,又或许会庆幸这样的事件并未在国内出现,但其实类似被盗事件在欧洲时有发生,一些非常老练的盗车贼通过中继攻击的方式,成功**了多辆特斯拉汽车,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没有被追回。

当然,大家不用过于担心,因为特斯拉在确认存在安全漏洞之后,已经开始着手对安全漏洞进行修复,能够在第一时间保证汽车的安全。

网络安全一直是特斯拉的重中之重,特斯拉在2018年将每个错误BUG报告的最高奖金提高到15000美元,并且通过参加黑客大会加强其安全团队与黑客的关系。在过去的几年中,特斯拉将其车辆作为热门的Pwn2Own黑客大赛的目标。

其实,类似黑客攻击的事件早有发生。

早在2015年,两名白帽黑客远程入侵了一辆正在路上行驶的切诺基(自由光),并对其做出减速、关闭引擎、突然制动或者制动失灵等操控,克莱斯勒为了防止汽车被黑客攻击,在全球召回了140万辆车并安装了相应补丁。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首起因信息安全问题引发的汽车召回。

2016年,腾讯科恩实验室宣布他们以“远程无物理接触”的方式成功入侵了特斯拉汽车,从而对车辆的停车状态和行进状态进行远程控制。黑客们实现了不用钥匙打开了汽车车门,在行驶中突然打开后备箱、关闭后视镜及突然刹车等远程控制。

2017年,一家网络安全公司称现代汽车App存在漏洞,黑客能够远程启动现代公司的汽车,现代证实了这个漏洞的存在。

同年,软件安全工程师Jay?Turla对马自达汽车展开了一项开源网络攻击项目,使得任何人都能利用一个U盘就对马自达汽车执行恶意软件代码。

种种迹象让人不得不在享受其舒适、便利的同时,加速对智能汽车安全问题的深入审视。

智能汽车时代,安全感从何而来?

回顾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我们便知,在互联网方面无论技术如何完善,漏洞是始终存在的。想要绝对的安全,在智能汽车时代似乎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未来车联网的安全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备,但理论上漏洞还是会存在,想要无漏洞就只有回到传统汽车的封闭状态。

但科技总是向前发展的,就像人类社会不可能倒退回原始社会一样。那么,智能汽车时代,安全感究竟从何而来?

想必大家对防火墙软件并不陌生,我们在享受互联网为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防火墙充当着安保的角色,它能让我们免受黑客的攻击,隔绝木马病毒等侵害,但它也无法代表绝对的安全。以至于,我们还会安装第三方的杀毒软件,或是某某安全卫士等。

那么,智能汽车同样也需要“防火墙”,或是类似于“防火墙”的软件支撑,从而减少车辆安全漏洞出现,保障人们用车安全。

对于零部件厂商而言,在智能化产品设计开发初期就应充分考虑到产品的功能安全,同时在产品生产全周期中加强产品的安全性测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验证流程。

而对于处在产业链顶端的主机厂来说,更多的则是要对智能化零部件与整车的匹配度、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兼容性等方面进行更加系统化的测试和验证,同时要开发有效的汽车系统功能安全架构,确保能及时探测到潜在安全风险,并执行可靠的安全缓解机制,以提升整车的可靠性和安全系数。

此外,国家有关部门能尽快完善和新增与汽车智能化软、硬件功能安全相关的国家标准,进一步对相关企业的生产规范形成监督,为汽车智能化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马曰:

在很多科技产品中,智能化和安全是相爱相杀的,一定程度上算是一种矛盾关系,对于智能汽车而言也是如此。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程度的加深,人们实现了对汽车的更多控制,为生活带来了各种便利,但随之而来的远程攻击、恶意控制甚至入网车辆被操控等安全隐患也日益明显,如何保障智能车辆安全成为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章标签: # 特斯拉 # 汽车 # 刹车